[发明专利]一种高哑度哑光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5103.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5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洪锭新;陈磊;陈斌;蔡剑云;黎旭锋;林创文;邱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洋南方特种聚酯薄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7/00;B29C55/14;B29B9/06;B29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哑度哑光 聚酯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用途哑光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确切的说是一种高哑度哑光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包装印刷、装饰材料、标牌等流行趋势的发展,哑光聚酯薄膜这种具有质感以及柔和视角效果的特种聚酯薄膜需求在逐年增加,并在快速增长。哑光聚酯薄膜主要应用在热转移膜、烫金膜、烫布、皮革、转移纸、装饰板材型材、镀铝彩印包装、标牌等产品上。哑光聚酯薄膜从分类上根据光泽度的大小,通常分为低哑度、中哑度、高哑度三大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低哑度、中哑度的哑光聚酯薄膜,但缺少高哑度产品(高哑度薄膜定义:雾度大于95%,光泽度小于17%)。
高哑度哑光膜可以应用在高档化妆品包装、高档装饰板材型材、转移烟包内衬纸烫皮革布匹等转移产品上,这些高档产品对图案表面通常都会要求有很低的光泽度,甚至是无光泽。现有的中哑度哑光膜因为表面光泽度偏高,无法达到用户要求。薄膜厂家或下游用户为了得到高哑度的薄膜,需在中哑度哑光薄膜或光膜的表面进行一道降低表面光泽度的涂布处理工序。既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产品不良率,又增加产品成本。因此,急需有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低成本、产品合格率高、表面光泽度低于17%的哑光膜产品来填补了市场空白。
工艺方案分析
哑光聚酯薄膜产品,通常是采用加入高浓度的添加剂,浓度越高,雾度越高、光泽度越低。但是,太多的添加剂含量的加入造成对生产、工艺以及下游企业的使用有很大影响。简单通过增加添加剂含量的方式制造的哑光薄膜只能达到中哑度。
添加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添加剂浓度的提高,使薄膜机械强度下降,拉伸困难,容易出现不能成膜、破膜、拉伸厚度不均匀等现象。
添加剂的浓度与产品雾度、光泽度存在着一条曲线的关系,随着添加剂含量的提高,制成的薄膜的雾度不断提高,光泽度不断降低。但是当添加剂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后雾度、光泽度趋向稳定,不再变化,这时再提高添加剂含量已无效果。
添加剂的类型、添加剂粒径的大小也会影响到曲线的斜率、下游的应用。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取得的哑光效果各异。在一定粒经范围的添加剂,甚至添加量提高至拉膜极限都无法获得低的光泽度。而太大粒径的添加剂造成薄膜表面过于粗糙,降低薄膜印刷性能,容易出现油墨附着困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急需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可利用现有中哑度薄膜生产线改造生产的优点,在生产过程易成膜,不出现破膜、厚度不均匀的缺陷,应用于印刷时油墨容易附着,并达到高哑度的哑光薄膜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为了解决高哑度的哑光薄膜生产过程中不能成膜、破膜、拉伸厚度不均匀等的生产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针对现有的哑光薄膜生产存在的技术缺点,重新设计一种高哑度哑光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准备:
S10:按照质量份数准备以下原料:
母料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70份、间对苯二甲酸改性聚酯10-20份、二氧化硅15-25份、聚酯弹性体1-5和其他助剂≤0.5份。
中性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粘度IV值0.8-1.0。
母料制造:
S11: 在双螺杆共混造粒机内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70份、间对苯二甲酸改性聚酯10-20份、二氧化硅15-25份、聚酯弹性体1-5、其他助剂≤0.5份。
S12:双螺杆共混造粒机将步骤S11的原料进行熔融共混:温度为260-290℃,真空度为100Pa。
S13:双螺杆共混造粒机将原料熔融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形成母料颗粒。
膜料制备:
S14:将母料颗粒与中性料按照1:2.5-4的比例进行混合成混料。
S15:将混料送干燥塔内干燥结晶,干燥塔预热温度为160-180℃,干燥到混料中水含量低于30ppm。
S16:干燥后的混料经挤出系统加热到250-280℃达到熔融状态,通过计量泵定量并平衡挤出,计量泵转速控制在28-38rpm,通过模头将熔融状态的料挤出,将挤出的熔融状态物料在急冷鼓上急冷形成铸片,急冷鼓温度在20-40℃,铸片采用静电吸附方式与急冷鼓贴合,静电吸附电压为10kv电流为1.2mA。
薄膜成型:
S17:将铸片先进行纵向拉伸,拉伸比为2.5-3.8,拉伸温度为80-120℃;然后进行横向拉伸,拉伸比为3.2-3.5,拉伸温度为80-120℃;再进行热定型,定型温度为150-250℃;最后获得高哑度哑光聚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洋南方特种聚酯薄膜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洋南方特种聚酯薄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5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解PO发泡共挤出复合薄膜
- 下一篇:一种后桥圆锥被动齿轮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