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中甘蔗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5090.X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康定明;赵中瑞;王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R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甘蔗 花叶 病毒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玉米中甘蔗花 叶病毒的RT-PCR及RealTimePCR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1985年由 美国PE-Cetus公司的科学家KaryBanksMulis发明的一种可在体外快 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生物 体内DNA序列能进行快速复制的某些特点,实现在体外对特定DNA 序列进行快速扩增,可在短时间内在试管中获得数百万个特异DNA 序列拷贝。PCR技术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并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 医学、农业、考古学等各个领域的基因研究和分析,对分子生物学的 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PCR技术的原理是: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借助一小 段双链DNA来启动合成,通过一个或两个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 单链DNA模板中的一段互补序列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在适宜的温度 和环境下,DNA聚合酶将脱氧单核苷酸加到引物3’-OH末端,并以此 为起始点,沿模板5’→3’方向延伸,合成一条新的DNA互补链。PCR 反应的基本成分包括:模板DNA(待扩增DNA)、引物、4种脱氧核 苷酸(dNTPs)、DNA聚合酶和适宜的缓冲液。PCR反应中,通过双 链DNA的高温变性(denaturation)、引物与模板的低温退火(annealing) 和适温延伸(extension)这三步反应反复循环。每一循环中所合成的 新链,又都可作为下一循环中的模板。PCR合成的特定DNA序列产量 随着循环次数呈指数增加,从而达到迅速大量扩增的目的。
植物病毒为害是农业生产上损失最大的病害之一,有“植物癌症” 之称。在自然界中,植物病毒侵染植物的现象相当广泛,很多植物病 毒病害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在经济上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像粮 食、油料、果树、蔬菜、药材、林木和花卉等各种植物。一种病毒可 侵染许多植物,而同种植物又可被许多病毒侵染。不同植物病毒病害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病叶汁液接种传毒;介体传毒,即各种昆虫 (叶蝉、飞虱、蚜虫)线虫;真菌作媒介传毒,还可经土壤和种子传 毒。植物病毒对作物的危害可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病毒侵染 首先引起寄主在生物化学上和代谢上的变化,接着产生细胞结构上的 变化,最后导致宏观症状的出现。客观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 细胞和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而引起的如颜色变化、黄化、褪绿、坏死、 枯斑和缺水等;另一类是由于细胞和组织的不正常生长引起的,细胞 的结构并不发生变化,如植株矮化、木栓化形成、叶片卷曲,变形。 病变可造成植物产量减少,果实减小。在病害流行期间,常常使感病 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一般危害性在一年生种子繁殖作物,多年生 作物和营养繁殖作物上有所不同。在一年生种子繁殖的作物上,如稻、 麦、棉和蔬菜等,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轻当年病害的发生程度, 一般不影响下一季的发病。有些种子传染的病害,当年发病的轻重在 不同程度上影响下一年发病程度。对木本植物和果树等经济林木危害 更大一些。木本植物一旦发病,以后连年都发病,必要时只有采取铲 除的方法来防止病毒传染到健康的植物上。例如遍布欧美的马铃薯退 化病,被带进我国薯区后,1955年在河北中部发病率为85-90%,减产 50-70%,造成当地马铃薯不能留种,产量很低,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 失。因此,高效的病毒鉴定或检测技术是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5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