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飞轮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4815.3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谷生金;李洋;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东光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飞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动力元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飞轮总成。
背景技术
飞轮是一个铸铁制成的惯性轮,其功用是将发动机做功冲程时产生的能量的一部分贮存起来,用以克服其他辅助冲程的阻力,使曲轴均匀旋转,并提高发动机克服短期的超负荷能力,使车辆容易起步。
传统的飞轮是由挠性盘和设于挠性盘外侧的齿圈组成的,齿圈一般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挠性盘固定。现有技术中的挠性盘都是在外周设置光滑的安装面,齿圈套于该安装面上,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得两者固定。在装配时存在难以对准、不易焊接的问题。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挠性盘和齿圈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导致机件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飞轮总成,其挠性盘和齿圈装配精确、连接稳定,能偶有效地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飞轮总成,包括挠性盘和与挠性盘连接的齿圈,所述挠性盘的外周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凹槽,所述齿圈的内周侧面上均布有匹配对应的若干凸条,所述齿圈扣于挠性盘的外周侧面上,凸条对应卡入凹槽内,齿圈和挠性盘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挠性盘的外缘设有翻边,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翻边上。
优选的是,所述翻边相间布置。
优选的是,所述齿圈和挠性盘通过多点焊接的方式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挠性盘和齿圈上设置可匹配卡接的凹槽和凸条,两者在装配时可以方便地通过凹槽和凸条进行定位并进行初始固定,有效地简化两者的装配工作;工作时凸条卡紧在凹槽内,两者之间可以进行更可靠的力传递,齿圈基本不会发生从挠性盘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1-挠性盘,2-齿圈,3-凹槽,4-凸条,5-翻边,6-变矩器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飞轮总成主要由挠性盘1和齿圈2组成。其中挠性盘1整体为圆盘形结构,齿圈2的内圈直径与挠性盘1的外周直径匹配,齿圈2固定于挠性盘1的外周上。
为了使得两者可以定位,并且加强两者之间的力传递效果,挠性盘1的外周侧面上均布有多个凹槽3,齿圈2的内周侧面上均布有相应的多个凸条4。齿圈2安装到挠性盘1上时,凸条4会对应卡入凹槽3内,使得两者匹配对接。对接后再将齿圈2和挠性盘1进一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即可。凸条4卡紧在凹槽3内,两者之间可以进行更可靠的力传递,齿圈基本不会发生从挠性盘脱落的现象。挠性盘1上的凹槽3和齿圈2上的凸条4都是在两者制作时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得。
挠性盘1的外缘设有翻边5,装配时齿圈2的内侧与翻边5贴合。相应地,凹槽3需要设置在翻边5上。为了方便变矩器安装孔6的设置,此翻边5优选采用相间的方式进行布置,即在挠性盘1的边缘一部分设置有翻边,一部分则不设置,没有设置翻边的部分与挠性盘为一个整体,变矩器安装孔6可以方便地在上面开设。
挠性盘1和齿圈2之间优选采用多点焊接的方式实现两者固定。多点焊接成本低,工艺简单,既可以保证连接强度,也可以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东光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东光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4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彩色滤光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