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灵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菌种的扩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4385.5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和县旺达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1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灵菇 液体 菌种 培养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种培养基及菌种扩大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少污染的白灵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菌种的扩大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白灵菇是一种药食兼用且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白灵菇的医药价值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和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据测定,白灵菇的蛋白质含量占干菇的20%,含有17 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真菌多糖和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白灵菇的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
腻、味道鲜美,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在现有技术中,食用菌的菌种有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传统的方法是以固体形态菌种接种扩繁,液体菌种以成本低、培养时间短、发菌快、生物转化率高、菌种纯度高等优势,在现代大规模食用菌培养中已经为主导接种方式,这也是食用菌产业工厂化技术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白灵菇培养的实际情况是规模小且分散,而且这种管理模式不可能在短霎时间内得以根本的改变。因此,研究一种适宜于我国目前现有白灵菇培养模式的菌种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宜于中小规模栽培白灵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菌种的扩大繁殖方法,即引入固体菌种种子加液体菌种扩大繁殖加栽培种固体菌种的“固、液、固”模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养基是在100份水中加入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麸皮4-4.5份、玉米粉2-2.5份、豆饼粉1.2-1.6份、葡萄糖1.5-2份、蛋白胨0.1-0.12份、KH2PO4 0.1-0.12份、MgSO4 0.05-0.06份、VB1 0.01份。
在白灵菇菌株的培养中有多种碳氮源可利用,但是,经过申请人多年的研究发现其中碳源以麸皮或玉米粉为最好 , 氮源以豆饼粉为最佳。
白灵菇菌种的扩大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将麸皮4-4.5份、玉米粉2-2.5份、豆饼粉1.2-1.6份、葡萄糖1.5-2份、蛋白胨0.1-0.12份、KH2PO4 0.1-0.12份、MgSO4 0.05-0.06份、VB1 0.01份由少到多在搅拌中依次加入100份水中,直到搅拌均匀;
(2)调节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 6~6.5;
(3)灭菌 将准备好的培养基液体倒入种子罐内,送入灭菌设备内进行至少30 分
钟的灭菌;
(4)接入固体菌种种子及培养 当灭菌后的培养基液体冷却至室温后接入外购的白灵菇固体菌种种子,然后将培养液体调节至24-25℃,通气压力≥0.3Kg/cm,发酵培养7-8 天即可制得白灵菇液体培养菌种;
(5)在制备液体培养菌种的同时,做好固体菌袋培养基配料、堆积发酵、PH值和水分的调整、装袋灭菌、冷却菌袋的准备工作;
(6)固体菌种培养 将(4)制作的液体菌种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无菌接种枪快速接入(5)制作的部分菌袋中,选择长势良好的作为固体栽培菌种,发现有污染的作为出菇袋管理;
(7)出菇菌袋的接种及培养 将(6)制作的固体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5)制作的菌袋中,按白灵菇常规培养条件培养,至出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的液体培养基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采用本发明液体培养基培养出的白灵菇液体菌种菌丝体生长快、粗壮活力强、菌丝含量高,接种后的菌种萌发率好、发酵周期短、成品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和县旺达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和县旺达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4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