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流版辊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0564.1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9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盖立亚;王家兴;姜庆凯;白平;吕思铭;赵绪良;宋宇;宋耿;李向川;张维官;郭秀英;李晓峰;刘妍;刘守胜;邹滢;李治;祝玉娟;曹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第一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流版辊 自动化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生产线,具体说是生产刷机版辊的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高精度版辊自动生产线主要是为了满足版辊行业对自动生产线的要求。由于印刷机版辊需满足各种印刷图案要求,所需求的版辊长度、直径、壁厚、键槽等尺寸都是多样性的,所以普通自动线无法满足如此高柔性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流版辊自动化生产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两个六关节机器人,其中一个机器人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行走在滑台12上,称为行走机器人9;滑台包括始端、终端和两侧,在滑台始端的地面上安装钢管上料仓6;在滑台其中一侧的地面上自始至终端依次安装,甩料工位10、进行钢管中心架架窝和止口加工的数控车床11、进行钢管外圆加工的数控车床13、进行版辊外圆的精加工的数控车床14、第一自动研磨机15、第二自动研磨机16和动平衡工位17;在滑台另一侧的地面上自始至终端依次安装,钢管检测工位27、进行钢管外圆加工的数控车床23、冷却工位22、进行焊后端头及内孔的精加工的数控车床21、进行版辊外圆的精加工的数控车床20、自动打码机19和版辊自动下料仓18;钢管上料仓6侧面的地面上依次安装堵头自动上料仓5和堵头翻转冷却烘干检测工位2;另一个机器人30的四周分别是堵头翻转冷却烘干检测工位2、进行堵头内孔及一侧端面加工的数控车床1、进行堵头外圆及另一侧端面加工的数控车床29和自动插键机28。
它采用行走式机器人与焊接机器人(另一个机器人)相结合的布局形式,由8台卧式数控车床,在线检测设备、自动插键机、自动装配焊接单元、研磨抛光机、自动打码机和零件自动搬运系统组成。通过行走式机器人抓取,钢管毛坯在自动检测工位完成外形尺寸参数的检测,钢管加工数控机床根据所得参数,完成钢管的第一序加工,并由机内检测装置完成对钢管圆柱度的判断,不合格则进行甩料,堵头加工数控机床根据钢管止口加工所对应规格的堵头,并与完成所有加工工序的钢管进行自动装配,由焊接机器人进行自动焊接。焊后毛坯版辊由行走式六关节机器人抓取完成精加工,并在自动研磨抛光机上进行研磨抛光、自动打码机上完成打码工艺,并放置在自动下料仓上等待工人对成品版辊的下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具有高柔性、智能化、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它包括两个六关节机器人,其中一个机器人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行走在滑台12上,称为行走机器人9;滑台包括始端、终端和两侧,在滑台始端的地面上安装钢管上料仓6;在滑台其中一侧的地面上自始至终端依次安装,甩料工位10、进行钢管中心架架窝和止口加工的数控车床11、进行钢管外圆加工的数控车床13、进行版辊外圆的精加工的数控车床14、第一自动研磨机15、第二自动研磨机16和动平衡工位17;在滑台另一侧的地面上自始至终端依次安装,钢管检测工位27、进行钢管外圆加工的数控车床23、冷却工位22、进行焊后端头及内孔的精加工的数控车床21、进行版辊外圆的精加工的数控车床20、自动打码机19和版辊自动下料仓18;钢管上料仓6侧面的地面上依次安装堵头自动上料仓5和堵头翻转冷却烘干检测工位2;另一个机器人30的四周分别是堵头翻转冷却烘干检测工位2、进行堵头内孔及一侧端面加工的数控车床1、进行堵头外圆及另一侧端面加工的数控车床29和自动插键机28。4是法兰翻转工位,7是外围防护,24是缓存工位。
作业状态:公司ERP系统将生产要求下发到自动线数据管理与控制系统8,自动线总控系统8根据ERP要求调度各设备做好加工准备。钢管上料仓6旋转到相应工位,行走式六关节机械人9从钢管上料仓6中抓取所需规格钢管零件毛坯,运送至钢管检测工位27进行钢管毛坯长度和外圆的检测,并将所得数据上传至总控8。由总控8将毛坯精确尺寸信息传递给数控机床11,数控车床11进行钢管中心架架窝加工,待架窝完成加工后,由数控机床11机内工件检测装置完成对钢管圆柱的检测,判断工件圆柱度能否满足后续加工要求。如果不满足后续加工要求,由机械手9将零件运送至甩料工位10进行甩料,完成甩料后总控系统将重新调度新工件加工;如果满足后续加工要求,数控机床11将继续完成钢管止口序加工,同时堵头料仓5旋转至对应工位,六关节机器人30从堵头料仓5抓取堵头毛坯放置堵头检测工位2完成堵头的外径、内孔、厚度的检测,并将所得数据上传至总控8,由总控8将毛坯精确尺寸信息传递给数控机床1,然后六关节机器人30抓取毛坯件送至数控机床1进行内孔及一侧端面的加工,完成后由六关节机器人30抓取送至数控机床29完成外圆及另一侧端面加工。钢管在数控机床11中完成加工后,由总控系统调度送至数控机床13或数控机床23中进行钢管外圆的加工。在钢管和堵头都完成加工后,分别由行走式六关节机器人9和六关节机器人30抓取送到钢管清洁烘干工位25及堵头清洁烘干工位3进行焊接前的清洁烘干,防止残留铁屑及切削液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完成清洁烘干后,由钢管与堵头被送至自动装配焊接单元26,自动装配焊接单元26由变位机和焊接机器人组成,变位机夹持钢管与堵头完成装配,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完成一端焊接后,变位机翻转进行另一端装配、焊接。由行走式六关节机器人9抓取焊接后的版辊防止冷却工位22进行冷却,待焊后版辊完成冷却后由行走式六关节机器人9抓取送至数控机床21进行焊后端头及内孔的精加工,并由行走式六关节机器人9进行反面以加工另一头。完成端头精加工后根据总控系统调度由行走式六关节机器人9抓取送至数控机床14或数控机床20完成版辊外圆的精加工。行走式六关节机器人9将精加工后的版辊送至自动动平衡工位17进行动平衡检测及处理后,再送至自动研磨机15或自动研磨机16完成表面研磨,研磨后的版辊由自动打码机19进行打码,最后由行走式六关节机器人9将打码后的版辊送至版辊自动下料仓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第一机床厂,未经沈阳第一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0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