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的烟道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7722.2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邬文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30 | 分类号: | F01D25/30;C22C38/46;C22C38/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2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轮机 排气 系统 烟道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进排气系统的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的烟道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出口与余热锅炉受热面之间往往需用过渡烟道相连;燃气轮机出口和余热锅炉受热面进口两者之间的尺寸相差很大,且前者处于相对后者下端的不利位置;传统烟道利用下表面具有一定倾斜角的平面,完成进口到出口的空间扩张,从而减少压力对于烟道的冲击和磨损。
上述结构导致烟道内烟气的流动状况不佳,烟气一般以60~150m/s、甚至200m/s的流速进入过渡烟道的进口平面,随后在过渡烟道底部形成一股高速主气流,而烟道中、上部相当大区域内流速很低,一般小于5m/s,并且由于速度梯度很大,在余热锅炉进口平面产生了很强的卷吸气流,且在中上部附近形成较大的旋涡,从而形成大范围的回流区,造成余热锅炉各受热面内烟气流动分布极不均匀;从而在局部对烟道的压力增大,使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严重影响余热锅炉管束换热性能,更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的烟道的制造工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的烟道的制造工艺, 选用铬钼低合金钢为坯料,铬钼低合金钢的质量百分比成分为:碳:0.3%-0.32%、硅:0.18%-0.36%、锰:0.50%-0.70%、铬:0.90%-1.10%、钼:0.20%-0.30%、磷:0-0.02%、硫:0-0.025%、氢:0-1.8ppm、镍:0-0.40%、钒:0-0.03%、铜:0-0.30%、0-0.9%残余元素,其余为Fe;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加热上述坯料至900±20℃,铸造成半成品,空冷至360℃并保温420分钟;
步骤(2):将步骤(1)中的坯料再次加热至880±10℃,精铸后空冷至300±10℃保温180分钟;
步骤(3):对步骤(3)中的半成品加热至600±15℃,并沿轴向拔出阀底座锻坯,并对其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工序具体包括:
第一冷却工序:采用水冷以24-26℃/s的冷却速率将阀底座锻坯水冷至650-750℃;
第二冷却工序:采用水冷与空冷结合,先采用水冷以1.5-3℃/s的冷却速率将阀底座锻坯水冷至420-460℃,然后空冷至290-320℃,再采用水冷以2.5-4℃/s的冷却速率将阀底座锻坯水冷至180-200℃,最后空冷至室温;
步骤(4):将耐高温涂料进行熟化处理,然后喷涂、刷涂或浸渍在烟道内外表面,沉积后形成涂层,实现表面耐高温及防腐处理;
本发明中利用坯料变形方向变化多, 钢锭心部金属向外流动,有效地破碎了铸态树枝晶组织、锻合内部的疏松、孔穴、裂纹等缺陷,提高了金属的致密度和连续性,同时促进了铸态组织的揉合,使锻件内外组织趋向均匀,减轻了锻件组织的偏析程,从组织上确保锻件在随后的调质热处理的淬火过程中,避免锻组织缺陷引发的淬火应力集中裂纹或由此而引起的淬火开裂,增强形状复杂锻件抵抗热处理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冲出能力;
本发明回火后采用水冷与空冷结合,依次为:水冷-空冷-水冷-空冷,这样,通过回火后的冷却控制,可以使碳化物进一步充分溶解,均匀扩散,避免了碳化物在晶间的析出造成晶间腐蚀和点蚀超标,保证了材料的铁素体含量在30%左右,可以进一步使材料固溶充分,避免了热处理方式加热不均,固溶不均带来的腐蚀速率超标和硬度超标,巩固了前面冶炼后热处理工艺产生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的烟道的制造工艺,耐高温涂料为硼改性有机硅树脂耐高温涂料,其各组分质量份数百分比为:硼改性有机硅树脂:45-58%,耐热颜填料:35—45%,助剂:2%-4%,其中,硼改性有机硅树脂为硼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或环氧改性硅硼树脂;
耐热颜填料包括:
二氧化硅、阻隔型功能填料及铝粉且纳米二氧化硅、阻隔型功能填料及铝粉的质量比为1.5:1:1;
阻隔型功能填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空心玻璃微珠:2-6份, 石墨:10-15份,黑碳化硅:20-35份,细晶氧化铝:25-30份,二硫化钼:5-10份,氧化锌:1-5份,滑石粉:3-6份;
助剂为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7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灯保护装置
- 下一篇:抛光砖防空鼓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