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5517.2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诚一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26 | 分类号: | C04B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粉煤 活性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工艺。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是燃煤电厂发电过程中排放的大宗固体废弃物。随着粉煤灰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原状粉煤灰分选工艺被大部分燃煤电厂所采用。该工艺将原状粉煤灰经过物理方式进行筛选,最终形成细灰和粗灰两大类产品。细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中II级粉煤灰的标准,主要应用于商品混凝土中;粗灰由于技术指标与国家相关标准差距较大,且指标波动较大而不能得到高价值的应用,一般调湿排入贮灰场。
一般情况下,原状粉煤灰经过分选工艺筛选后的粗灰细灰比是3:1,即原状粉煤灰经分选后只有25%可以用于混凝土当中,剩余的75%由于活性、细度和需水量比等指标的制约,无法在混凝土中应用。而粉煤灰得到大用量高价值利用的主要途径是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用作混凝土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水泥用量、节约资源,是我国粉煤灰利用的主要途径。
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燃煤电厂经过分选后剩余的粉煤灰进行改性,有效激发其活性,提高其在混凝土的掺加量是本领域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发现,单纯机械改性可以提高粗灰的活性改善细度指标,但是由于磨细提高了粗灰的比表面积,增大了水分附着的面积,增大了改性后的粉煤灰需水量比。应用在混凝土中,机械改性的粉煤灰正负效应抵消后无法达到取代水泥,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加入激发剂后再研磨,可以提高粉煤灰的活性,控制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但是,粗灰中大部分有效活性物质基本被筛选出来,剩余的有效活性物质有限。所以,对粗灰而言激发剂起到的作用比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工艺,在实现废料无害化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资源化利用。
一种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工艺,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工艺:以粉煤灰为原料,加入粉煤灰重量的2%-5%的复合助磨激发剂;研磨控制其比表面积达到450m2/kg~650m2/kg;其中复合助磨激发剂的成分为木质素磺酸钙、硫酸钠、碳酸钠、硫铝酸钙,其复合质量百分比为:木质素磺酸钙5%-15%、硫酸钠65%-85%、碳酸钠10%-20%和硫铝酸钙3%-5%。
所述的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工艺:以粉煤灰为原料,加入粉煤灰重量的2.8%的复合助磨激发剂研磨至细度为1.2%,比表面积为570m2/kg;其中复合助磨激发剂由质量占比12%的木质素磺酸钙、73%的硫酸钠、14%碳酸钠和3%的硫铝酸钙组成。
所述粉煤灰规格:细度≥20%,需水量比≥90%,比表面积≤320/k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发明实现方式中的原料粉煤灰即:粗灰,细度≥20%,需水量比≥90%,比表面积≤320/kg。
方式一
该种方式是在原料粉煤灰中加入1.3%的复合助磨激发剂研磨至细度为1.2%,比表面积为620m2/kg。其中复合助磨激发剂由质量占比14%的木质素磺酸钙,72%的硫酸钠、15%碳酸钠组成和4%的硫铝酸钙组成。
方式二
该种方式是在原料粉煤灰中加入1%的复合助磨激发剂研磨至细度为0%,比表面积为580m2/kg。其中复合助磨激发剂由质量占比13%的木质素磺酸钙,69%的硫酸钠、15%碳酸钠组成和3%的硫铝酸钙组成。
方式三
该种方式是在原料粉煤灰中加入4%复合助磨激发剂,然后经研磨至细度为1.5%以下,比表面积为610m2/kg。其中复合助磨激发剂由质量占比11%的木质素磺酸钙,74%的硫酸钠、15%碳酸钠组成和5%的硫铝酸钙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诚一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诚一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5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建筑材料的负离子复合粉料
- 下一篇:铁封玻璃粉浆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