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筛改性提高吸附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8803.6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8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金汉强;何育苗;季峰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16 | 分类号: | B01J20/16;B01J20/28;B01J20/30;C07C45/79;C07C49/40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筛 改性 提高 吸附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筛改性提高吸附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纤维、合成橡胶、工业涂料、医药、农药等行业,由于聚酰胺行业发展迅速,环己酮作为生产己内酰胺的原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环己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2-己酮和2-庚酮是影响己内酰胺品质的重要因素,含量不高却较难去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有研究报道,利用吸附剂吸附去除环己酮中的2-己酮和2-庚酮,但由于吸附效果和处理量不理想,或者由于吸附后再生困难,无法实现工业化应用。因此,需要对现有吸附剂进行改性,使其吸附效果更好,吸附处理量更大,更易脱附再生。
目前国内暂无文献报道用改性分子筛进行环己酮中2-庚酮的吸附处理。
中国专利CN103521257A,一种ZSM-5分子筛改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通过基团嫁接、表面修饰而制成负载改性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用于低浓度乙酸脱水制乙烯的制备方法。与本发明相比,此分子筛改性复杂且应用不同。
中国专利CN101069854A,一种改性MCM-41/氧化铝复合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以F-改性氧化铝为铝源、水玻璃作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水热法合成MCM-41/氧化铝复合材料,使其适合于柴油加氢脱硫、加氢脱氮、芳烃加氢饱和等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载体。而本发明采用浸渍法负载改性分子筛。
中国专利CN102491889 A,一种去除环己酮中己醛和2-庚酮的方法,用固体吸附剂从溶剂型环己酮中去除己醛和2-庚酮杂质,且控制环己酮中二者含量之和在40mg/kg以下,并用超临界气体二氧化碳将吸附物解吸出来,但2-庚酮和己醛含量之和为40mg/kg左右,含量仍较多,很难满足化纤级环己酮的产品质量要求。
文献《分子筛对环己酮中己醛和2-庚酮的吸附性能研究》,用分子筛对含有己醛和2-庚酮的环己酮进行吸附,但未提及分子筛的重复使用问题,且用过的分子筛无法进行脱附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筛改性提高吸附性能的方法,将分子筛进行金属改性后,再进行吸附,吸附后2-庚酮含量小于5ppm,吸附处理量大,且可多次循环使用,使用过的吸附剂可进行脱附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筛改性提高吸附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分子筛用可溶性金属盐或杂多酸等进行负载或交换改性,用改性后的分子筛吸附环己酮成品中的2-庚酮。其特征在于:
a.分子筛改性:将分子筛在70-200℃下活化后,与可溶性金属盐、杂多酸等进行负载或交换改性0.5-24h,再在70-200℃下干燥,在300-600℃下焙烧2-12h,得到改性后的分子筛;
b.分子筛吸附:用改性后的分子筛吸附环己酮成品中的2-庚酮,吸附温度为 20~70℃,吸附时间为0.5 ~48h。
步骤a中所述的可溶性金属盐为锂、钠、钾、镁、钙、钡、铈、铬、锰、铁、钴、镍、镧、钯、铜、锌、钛或铂的一种或几种,其阴离子为SO42-、SiO32-、PO43-、CO32-、SO32-、S2O32-、S2-、Cl-、Br-、I-、NO3-、NO2-或Ac-中的一种或几种,可溶性金属盐用量为分子筛重量的0.1%-5%。
步骤a中所述的固体杂多酸为磷铝钨酸、磷钨酸或磷钼酸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分子筛重量的1%-15%。
步骤b中所述环己酮产品中2-庚酮含量为10~60ppm。
步骤b中改性分子筛质量与环己酮产品体积比为0.003~0.30g/mL。
步骤b中所述吸附是通过震荡、搅拌使分子筛与环己酮充分混合进行吸附或者环己酮连续流过改性分子筛床层实现的。
所述震荡的震荡速率为10~200r/min,所述搅拌的搅拌速率为10~6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8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抗黄曲霉毒素单域重链抗体的免疫亲和吸附材料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