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运机车及其三轴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8606.6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2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红;陈国胜;杨伟东;汪林峰;曾艳梅;陈清明;陶功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9/50 | 分类号: | B61C9/50;B61F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运 机车 及其 转向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运机车及其三轴转向架。
背景技术
转向架作为轨道车辆整车的一个关键部件,其承担着承载车架以上各部分重量、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曲线的任务。
2007年,我国开启了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规划并建成了多条高速客运专线,并采用了先进的高速客运系列动车组,极大地提高了国民出行的便捷性。然而当新建的高速客运线并入既有铁路网时,发现我国现有的高速客运机车不能在新建的高速客运专线上运行,究其原因是因为现有的高速机车较大的轴重以及速度不能满足新建客运专线的要求,由此造成了高速客运线路资源浪费,阻碍了铁路交通的发展。
根据规定,高速客运专线上运行车辆的轴重不能大于17T,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种电力机车能够在客运专线上或者在既有线路与客运专线之间跨线运行,虽然目前高速客运机车转向架技术较为成熟,但是采用这些转向架的机车轴重均在20T以上,难以将轴重控制在17T以内,因而无法在高速客运线上或者在高速客运线与既有线路之间跨线运行。
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降低目前客运机车的轴重,以便使客运机车能够在客运专线或者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路之间跨线运行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客运机车的三轴转向架,以便能够有效降低目前客运机车的轴重,使客运机车能够在客运专线或者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路之间跨线运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三轴转向架的客运机车。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客运机车的三轴转向架包括构架、电机驱动单元、两个端部轮对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端部轮对之间的中间轮对,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包括两个,且其中一个所述电机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中间轮对上,另外一个所述电机驱动单元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端部轮对上。
优选的,所述构架包括两根平行的构架侧梁和用于将所述构架侧梁连为一体的四根构架横梁,其中,所述构架横梁包括两根分别位于所述构架侧梁两端的端部横梁,和两根间隔设置于两根所述端部横梁之间的中部横梁。
优选的,设置在所述中间轮对上的电机驱动单元一端通过两根摆杆弹性吊挂在其中一根所述中部横梁下部,另外一端通过带有橡胶关节的电机悬挂座悬挂在另外一根所述中部横梁上部;设置在所述端部轮对上的电机驱动单元一端通过两根摆杆弹性吊挂在靠近该端部轮对的中部横梁下部,另一端通过带有橡胶关节的电机悬挂座悬挂在靠近该端部轮对的端部横梁上部。
优选的,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构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相连的横向减震器。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构架上的安全托板,且所述安全托板靠近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上设置的防脱槽中。
优选的,所述三轴转向架中的一系悬挂系统中所采用的弹簧为螺旋钢弹簧,且所述一系悬挂系统中还设置有一系垂向减震器。
优选的,所述三轴转向架中的二系悬挂系统中所采用的弹簧为钢弹簧,且其挠度大于所述一系悬挂系统中的弹簧挠度。
优选的,所述三轴转向架的二系悬挂系统中还设置有一端与所述构架相连,另一端用于与车体相连的二系横向减震器。
优选的,还包括一端设置在所述构架的侧梁上,另一端用于与车体相连的抗蛇行摩擦减震器。
优选的,所述三轴转向架的基础制动装置为由蓄能器和单元制动器集成的夹钳式轮盘制动器。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客运机车,并且该客运机车的转向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三轴转向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客运机车的三轴转向架中,包括三个轮对,其中两个轮对为端部轮对,一个轮对为中间轮对,并且该三轴转向架中仅设置有两个电机驱动单元,其中一个电机驱动单元设置在中间轮对上,另外一个电机驱动单元设置在任意一个端部轮对上。
相比与目前的三轴转向架,本发明中的三轴转向架减少了一个电机驱动单元,首先就有效降低了转向架的整体重量,从而使机车的整体轴重控制在17T以内,这就可以实现客运机车在客运专线或者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路之间的跨线运行;其次,减少的电机驱动单元是端部轮对的驱动单元,这还可以有效避免在机车启动状态时由于端部轮对的黏着利用率较小出现的车轮空转现象,从而避免了车轮擦伤,保证了整车的牵引力;再次,减少一个电机驱动单元后可以有效减小端部轮对和中间轮对之间的轴距,从而有效提高机车的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三轴转向架的主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
- 下一篇:自动力轨道电动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1C 机车;机动有轨车
B61C9-00 以所用传动系统的类型为特点的机车或机动有轨车;专门适用于机车或机动有轨车的传动系统
B61C9-02 . 在有往复活塞式蒸气发动机的机车或机动有轨车内的传动装置,或用于这类机车或机动有轨车的传动装置
B61C9-08 . 在有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机车或机动有轨车内的传动系统,或用于这类机车或机动有轨车的传动系统
B61C9-28 . 在有旋转式原动机如涡轮机的机车或机动有轨车内的传动系统,或用于这类机车或机动有轨车的传动系统
B61C9-38 . 在用电动机推动的机车或机动有轨车内的传动系统,或用于这类机车或机动有轨车的传动系统
B61C9-40 ..用曲轴和连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