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及行人安全的旋翼机器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76317.2 | 申请日: | 2014-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蒙山;谢永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行人 安全 旋翼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及行人安全的旋翼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旋翼机器人在航拍、救援、森林防火、安防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室内外飞行时,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很有可能撞击到障碍物上,这样不仅会对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造成较大的损伤,从而增加维修费用,而且还会对周围的人及环境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机器人保护架不能对多旋翼机器人起到全方位的保护,而且保护架的整体刚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及行人安全的旋翼机器人系统,其可为旋翼机器人系统提供全方位保护,其保护架可较好地吸收冲击的能量又具有较好的刚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环境及行人安全的旋翼机器人系统,包括主体、多个旋翼安装架、多个旋翼机构和电源装置,所述多个旋翼安装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周围,每个旋翼机构安装于每个旋翼安装架上;所述电源装置固设于所述主体上,并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多个旋翼机构上;所述旋翼机器人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旋翼机构的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环架、多个上保护架和多个下保护架;所述环架环设于所述多个旋翼机构外侧,所述多个上、下保护架位于所述多个旋翼机构的上、下方,其一端分别固设于所述主体上、下方,其另一端均固设于所述环架上;每个上保护架、下保护架和环架外表面均固设有软质材料层,每个上保护架、下保护架与所述主体之间夹设有软质材料层。
进一步地,每个上保护架包括上主护架、第一冲击传导条、第二冲击传导条,所述多个上主护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环架上,其另一端共同固定在一起并位于所述主体上方;所述第一冲击传导条竖直设置,其一端固设于所述主体上方,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主护架上,所述第二冲击传导条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冲击传导条和所述上主护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机器人系统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多个上主护架的一端共同固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机器人系统还包括多对固设于主体上方的第一夹设件,每个第一冲击传导条的一端夹设并固定于每对第一夹设件之间;所述第一夹设件与所述主体之间夹设有软质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上主护架的外表面上包裹有软质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机器人系统还包括多对固设于环架上方的第二夹设件,每个上主护架的一端夹设并固定于每对第二夹设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保护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外护架、水平设置的连接架和第三冲击传导条,每个连接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外护架和所述第三冲击传导条的一端上,所述外护架和所述第三冲击传导条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环架和所述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机器人系统还包括多对固设于主体下方的第三夹设件,每个第三冲击传导条的一端夹设并固定于每对第三夹设件之间;所述第三夹设件与所述主体之间夹设有软质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架的外表面和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均包裹有所述软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机器人系统还包括多对固设于环架下方的第四夹设件,每个外护架的一端夹设并固定于每对第四夹设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环境及行人安全的旋翼机器人系统的环架位于多个旋翼机构外侧,多个上、下保护架位于多个旋翼机构的上、下方,其一端分别固设于主体上、下方,其另一端固定于环架上,这样,可对旋翼机构的顶部、底部和侧面都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当发生碰撞时,高速旋转的旋翼机构不会伤到周围的人和物件;再者,上保护架、下保护架和环架均为硬质材料制成,其刚性较好,当冲击发生时,整架旋翼机器人系统的形变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上保护架、下保护架和环架的外表面均固设有软质材料层,每个上保护架、下保护架与主体之间夹设有软质材料层,又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的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环境及行人安全的旋翼机器人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体、上保护架、下保护架、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一夹设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插装孔和旋翼安装架的数量为八个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体外表面加上防水外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采用涵道式动力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