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EMS武器安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75841.8 | 申请日: | 2014-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5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龙;胡腾江;白颖伟;解瑞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42C15/40 | 分类号: | F42C15/4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ems 武器 安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EMS武器安保装置。
背景技术
引信是利用目标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药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系统),通常安装在火箭、导弹弹头和炮/坦克/迫击炮弹药等上,根据弹药种类的不同和对付目标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引信。引信是武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通过对环境、目标进行探测以获取信息和处理、识别信息,并实现引信的安全状态控制和最佳起爆控制。引信的基本功能是“安全”和“可靠引爆战斗部”。引信中的安全保险装置是引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基本功能是通过消除达到主装药的潜在能量,阻止意外爆轰,主要是阻止整个爆炸序列的能量传递来实现。针对这个目标,安保装置常常通过同轴机械装置阻止意外解除保险,从而“隔断”爆炸序列。当处于安全模式时隔板将加速膛孔挡住,阻止飞片材料通过,从而阻止爆炸序列的意外爆轰。当武器所处环境满足起爆条件时,隔板移开,为飞片材料打开通道,保证飞片材料能够到达高能炸药装药。
传统引信存在体积大、难集成等缺点。随着弹药技术的发展,要求引信功能不断的加强与扩展,而引信的体积又制约了其功能的扩展。将MEMS技术应用到引信的设计中,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MEMS引信安全保险装置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可批量化等诸多优势,使得常规弹药有更多的空间容纳多传感器探测电路与主装药,提高弹药的精确度和杀伤力,使引信的智能化和灵巧化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MEMS武器安保装置,利用刻蚀技术制作可动结构层,具有低成本、高智能、易集成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MEMS武器安保装置,包括单晶硅衬底1,在单晶硅衬底1依次制作二氧化硅绝缘层2以及单晶硅结构层3,单晶硅衬底1的厚度为400~500um,其中制作有直径为300~400um的圆形加速膛孔5,二氧化硅绝缘层2的厚度为2~3um,单晶硅结构层3的厚度为50~100um;
在单晶硅结构层3中制作卡销机构Ⅰ、棘爪机构Ⅱ以及隔断机构Ⅲ,其中卡销机构Ⅰ中的可动卡销10、棘爪机构Ⅱ中的棘爪20以及隔断机构Ⅲ中的防爆隔板30通过齿状结构相啮合,防爆隔板30将加速膛膛孔5遮挡,并通过S型硅弹簧29与单晶硅结构层3连接,飞片孔4与加速膛膛孔5错位放置。
在卡销机构Ⅰ中,第一电极13a、第二电极13b分别制作在第一电极锚点6a与第二电极锚点6b上,第一V型热电执行器7的两端与第一电极锚点6a、第二电极锚点6b相连,第一V型热电执行器7的中点通过第一柔性弯曲梁11b与第一放大杠杆8相连,第一放大杠杆8的两端通过第二柔性弯曲梁11a和第一柔性拉伸梁9分别与第一固定锚点12以及可动卡销10相连,可动卡销10带有齿状结构;
所述的卡销机构Ⅰ通过第一电极锚点6a、第二电极锚点6b以及第一固定锚点12与二氧化硅绝缘层2相连,其余部分均为悬空可动结构。
在棘爪机构Ⅱ中,第三电极14a、第四电极14b、第五电极24a、第六电极24b分别制作在第三电极锚点15a、第四电极锚点15b、第五电极锚点23a、第六电极锚点23b上,第二V型热电执行器28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电极锚点15a、第四电极锚点15b相连,第三V型热电执行器25的两端分别与第五电极锚点23a、第六电极锚点23b相连,通过第三柔性弯曲梁17b与第五柔性弯曲梁27b,将第二V型热电执行器28以及第三V型热电执行器25分别与第二放大杠杆18以及第三放大杠杆22相连,第二放大杠杆18的两端通过第四柔性弯曲梁17a和第二柔性拉伸梁19分别与第二固定锚点16以及棘爪20的底边相连,第三放大杠杆22的两端通过第六柔性弯曲梁27a和第三柔性拉伸梁21分别与第三固定锚点26以及棘爪20的侧边相连,棘爪20带有齿状结构;
所述的棘爪机构Ⅱ通过第三电极锚点15a、第四电极锚点15b、第五电极锚点23a、第六电极锚点23b以及第二固定锚点16、第三固定锚点26与二氧化硅绝缘层2相连,其余部分均为悬空可动结构。
在隔断机构Ⅲ中,S型硅弹簧29的两端分别与单晶硅结构层3以及防爆隔板30相连,防爆隔板30将单晶硅衬底1中的加速膛膛孔5挡住,飞片孔4置于防爆隔板30的左端,方形刻蚀孔31制作成阵列形式并置于防爆隔板30的右端,驱动齿32对称置于防爆隔板30的两侧,并与可动卡销10以及棘爪20相啮合;
所述的隔断机构Ⅲ的一端通过单晶硅结构层3与二氧化硅绝缘层2相连,其余部分均为悬空可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5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于毽子底座上的发光垫圈
- 下一篇:应急供氧呼吸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