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唐钧釉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65132.1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4261878A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发明(设计)人: 任继伟;王书强;任皓宇;董文治 申请(专利权)人: 郏县任氏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4B41/86 分类号: C04B41/86
代理公司: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李真真
地址: 4671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唐钧釉 及其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唐钧釉的制作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唐钧釉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唐钧,在中国陶瓷的历史进程中率先突破了“南青北白”单一釉色体系,开创了窑变艺术的先河,迎合了唐代对文化艺术有了较高需求的社会要求,对其后钧瓷发展的影响有着直接的传承和渊源关系,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唐初的唐钧萌芽,到唐末宋初唐钧的工艺技术已臻成熟,唐钧在经历了为后来的宋钧盛世提供动力和源泉,并与宋钧齐驱并驾共享繁荣之后,随着宋室南迁,唐钧与宋钧一起趋向萎缩,最终技艺失传。

2010年,郏县任氏瓷业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进军唐钧领域,在唐钧的理论、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全国唯一的唐钧研发基地和唐钧文化的领军企业。

一、新唐钧釉的特点及所处地位

唐钧釉的外在表现是唐钧艺术的重要标志。目前的新唐钧釉,是在传承唐代唐钧釉的基础上和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其特点为:

(一)拓展唐钧釉的表现天地。唐代钧瓷是以在经典黑色、褐色底釉上泼斑、爆斑为显著特征的的。它以黑、白、蓝等为主要窑变色调,其表现特征为黑中泛蓝,蓝中隐白,蓝白相间,这一美学成就与宋钧红紫相间的窑变斑彩十分相似,其工艺技法与宋钧亦是一脉相承。新唐钧釉充分强调和反映了唐钧的这一有别于宋钧的鲜明印记,以黑色、褐色釉为底釉,用面釉表现在窑炉温变中呈现黑、白、蓝、黄、红等彩斑的熔融窑变,用面釉在底釉上的不同铺展比例表现窑变各异的艺术主题。在新唐钧釉的使用中,在黑色、褐色底釉依然主导渲染,以衬托面釉泼斑、爆斑“点睛”的同时,黑色、褐色底釉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主导渲染变为边饰,让面釉在更大的空间里肆意窑变,在变幻无穷的柴烧窑炉里实现升华,捕捉、定格唐钧固有定义的天人合一。而退为边饰的黑色、褐色底釉,在光彩照人、意趣无限的面釉的辉映下,尤显唐钧的厚重大度和唐风唐韵,开辟了唐钧艺术的新天地。

(二)推动唐钧釉的百花齐放。提到唐钧,人们无不想到黑色、褐色底釉之上的块块单色泼斑、爆彩,要么乳白,要么淡蓝,林林总总,均是单色表现,窑变在单色的禁锢中显示出些许无奈,这也许这就是唐钧发展过程的痕迹。新唐钧釉的研发初衷就是瞄准和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上述(一)扩展面釉表现空间的基础上,在已经获得的广阔天地里,面釉的窑变使黑、白、蓝、黄、红等颜色走到一起,联袂上演奇彩缤纷。一件唐钧作品中,在黑色、褐色底釉的烘托下,五彩渗透,相映生辉,黑中透红,蓝中泛白,白中见黄,黄中润蓝,交互组合,变化万千,针尖状、流星状、雨点状、兔丝毫等斑点纹路竞相粉墨登场,变幻莫测,气韵天成,尤其是红色网状纹路的出现,像血脉,似网络,令人浮想联翩,给唐钧带来了新气象。  

(三)揭示唐钧釉的崭新内涵。在经典黑色、褐色底釉上泼斑、爆斑,单色斑块呈现窑变效果,为其后的宋钧窑变开启了先河,这是对唐钧艺术的基本表述。新唐钧釉突破了单色面釉窑变的局限,开辟了唐钧窑变艺术呈现鲜活具象和无限意趣的新领域。一件唐钧作品,在黑色、褐色底釉的烘托下,面釉泼斑自然洒脱,针尖状、流星状、雨点状、兔丝毫等传统纹路斑点相映交汇,红色网状纹路和珍珠链斑等新生纹路斑点相互渗透,以红色网状纹路为主要表现要素,生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天然图画,耀眼逼真,栩栩如生。如荷口盘“唐凰涅盘”,作品以黑色底釉为边饰,在淡蓝色泼斑的烘托下,一只血样的经历了浴火涅盘的火凤凰,冲破针尖状、兔丝毫纹路和珍珠链斑变幻出的无亘天穹和梧桐燃烟,在天惊地颤裂变中重生,播撒着人世间的祥和与幸福,其羽更丰,其音更清。此景犹如经历了千年尘封后的唐钧涅盘,在重现大唐繁荣盛世的气势磅礴中升华,带着时代的清新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二、唐代唐钧釉的状况及其不足

唐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完善过程。《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记载:“青釉上出现乳光斑现象可以追溯至西周晚期的施釉陶瓷”。唐代由于社会稳定,繁荣昌盛,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艺术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郏县、禹州等地的陶工们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在黑釉瓷上烧制出的黑底蓝斑、黑底白斑发生微量变化(即窑变),异军突起,标新立异。

由于唐钧技艺失传后,未像宋钧在之后的年代里屡有恢复仿制,而是以千年前的出土成器和遗迹残片示于后世,因此,唐钧釉的状况描述也就依出土情况止于唐初至唐末宋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郏县任氏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郏县任氏瓷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