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8329.2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春;章学文;黄浩华;刘克文;苏衍光;潘成峰;陈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3/00 | 分类号: | D03D3/00;D03D13/00;D03D15/00;D03D47/30;D06M15/333;D06M15/11;D06M13/203;D06P1/00;D06P3/6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幅 管状 织物 及其 织造 方法 | ||
1.宽幅管状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平纹织造的底纱层(14),底纱层(14)上方沿经纱方向平行分布有多条采用平纹织造的顶纱层(13),顶纱层(13)纬纱方向的边沿与底砂层(14)连接并织为一体;底纱层(14)包括位于相邻顶纱层(13)之间的第一底纱层(1401)、位于顶纱层(13)正下方的第二底纱层(1402);顶纱层(13)与第二底纱层(1402)围绕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底纱层(14)和顶纱层(13)均为纯棉的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所述的第一底纱层(1401)所用经纱根数,为顶纱层(13)所用经纱的根数与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的根数之和;所述的顶纱层(13)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上织轴进行送经织造,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下织轴进送经织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纱层(13)沿经纱方向截面为弧形,顶纱层(13)的宽度大于第二底纱层(1402)宽度,相邻顶纱层(13)倒伏方向一致;第一底纱层(1401)的宽度为5~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其中,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400~130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80~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00~55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5;
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1~8g/L、淀粉1~10g/L、丙烯酸0.5~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
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50~550根/10cm,纬纱密度1220~1500根/10cm,织造张力3100~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0~625N,纬向断裂强力1630~1650N,织机车速470~490 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织造步骤中所述经纱密度461~470根/10cm,纬纱密度1240~1260根/10cm,织造张力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3 N,纬向断裂强力1640N,织机车速480~485 rp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浆纱步骤中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3g/L、淀粉2.5g/L、丙烯酸1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织造步骤中所述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为280~400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上织轴经纱(11)送经的上织轴(2)和上织轴后梁(3)、位于下方的用于下织轴经纱(12)送经的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以及用于固定上织轴(2)、上织轴后梁(3)、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的机架(1);上织轴后梁(3)的数量为两个;上织轴(2)的两端分别绕有皮带(7),皮带(7)中段与上织轴(2)接触,皮带(7)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织轴(2)两侧的机架(1)上;皮带(7)一个固定端上连接有弹簧(8),另一固定端上连接有长杆螺栓(9),弹簧(8)与机架(1)固定连接,长杆螺栓(9)与机架(1)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83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针间距织物的缝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清洗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