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床用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3231.8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8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彤;杨辉;唐相浩;王帅;吕游;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H15/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床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瘫痪病人通常都没有自理能力,并需要长期躺卧在床。长期躺卧容易使皮肤受压、皮下组织及肌肉缺血坏死,形成褥疮。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推动静脉回流、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神经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避免形成褥疮,因此,完全瘫痪的病人应当由护理人员及家属帮助实施肢体被动运动和肌肉按摩,一般每次需要10~20分钟,每日2~3次,这样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劳动强度。
目前,为了降低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针对瘫痪病人的按摩装置,并给瘫痪病人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效果。现有较多的按摩床均采用人体平躺在床体上,按摩装置设置于床体下部对人体的背部进行按摩,按摩装置一般为按摩球、按摩滚轮等,该类按摩床利用滚动轮作用和滚动轮上按摩凸起的机械力手法,通过施压人体经络和刺激多种感受器,对全身数百个穴道和经穴进行施压,通过对背部、腰部、腿部酸痛麻木的肌肉施以牵引、挤压、揉捏等全身按摩,对肌肉产生柔和刺激,并对重点部位进行来回反复按摩,从而恢复肌肉的纤维弹性,加速血液循环速度,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均衡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促进人体身体健康,但是采用此法的按摩床,由于人体的自重,按摩装置一般不能很好地控制按摩力度,对于身体某些部位无法完全接触,因此按摩部位并不全面,且按摩方式单一,人体舒适度较低。
此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逐渐增大,健康人也日益重视日常休闲保健,因此也相应出现了一些休闲保健按摩床。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床用按摩装置按摩部位不全面、按摩方式单一、人体舒适度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床用按摩装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滚动按摩与振荡按摩有机结合,实现了多种模式进行按摩,按摩舒适度高,且可以针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尤其对于人体与床面接触力较小的部位也可以实现很好的按摩效果;同时结构简单,运行流畅,成本低廉,尤其适用于瘫痪病人床的按摩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床用按摩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滚动按摩装置、振荡按摩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可驱动底座往复直线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的支架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的滚动按摩装置和振荡按摩装置均安装于支架的上端;所述的滚动按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可推动滚动按摩装置上升的垂直升降机构,所述的振荡按摩装置上连接有可带动振荡按摩装置左右往复运动的牵引机构;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垂直升降机构、牵引机构和振荡按摩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控制滚动按摩装置和/或振荡按摩装置实现多种按摩功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滚动按摩装置包括按摩滚轮和横梁,所述的按摩滚轮通过一段光轴安装于横梁上,且按摩滚轮在横梁上均匀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的横梁与垂直升降机构相连,并在垂直升降机构的推动下平稳上升。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套、两个导柱和一个电动推杆,所述的导向套分别固定于支架上,所述的导柱分别固定于横梁的下方,且导柱与导向套相配合,所述的电动推杆固定于底座上,且电动推杆的移动杆位于横梁的下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上固定有振荡按摩支架,所述的振荡按摩支架上水平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的振荡按摩装置在导向杆上对称安装有两组;所述的振荡按摩装置包括振荡器、限位布带、弹簧杆和振荡器底座,所述的振荡器底座与上述的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的弹簧杆设置于振荡器底座上,所述的振荡器通过限位布带固定于弹簧杆上部的固定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弹簧杆和振荡器底座之间还设置有直线轴承。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板、牵引电机、曲柄、牵引绳和拉簧,所述的牵引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的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的一端固连,曲柄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线轮,所述的振荡按摩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线轮和第三线轮,所述的振荡按摩装置位于第二线轮和第三线轮之间,所述的牵引绳绕过第一线轮、第二线轮并与振荡器底座固连后,继续绕过第三线轮并与拉簧的一端固连,所述的拉簧的另一端与底座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3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