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可调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1671.X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韩燕斐;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尔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5/013 | 分类号: | H01G5/013;H01G5/04;H01G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电容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点火线圈性能测试的可调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可调电容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在做性能测试时,次级负载需要精确的电容载荷,此电容载荷大约为±1PF,由于所需的电容值较小,此电容值大约为(10~50)PF,耐高压要求很高,所测电压值可达到40KV,难以找到符合上述条件的电容器,现有技术没有针对汽车点火线圈测试的电容器,且常用PF级可调电容不能承受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的高压,耐40KV高压的电容器大多不可调或不能达到需要的调节范围,而现有试验通常采用导线寄生电容的方式作为等效电容,但由于导线形状走向都会产生较大的电容波动,这样得到的电容是不精确的,使得测试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容器不能够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性能测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可调电容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的性能测试,包括:
根据可调电容器的所测电压及中间介质层的击穿强度选取中间介质层的最小厚度,并根据中间介质层的最小厚度选取中间介质层的厚度;
将中间介质层机加工形成一个一端开口和另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且在中间介质层的外表面上设置螺纹;
选用至少一个的圆筒形可置换垫块,将可置换垫块放入所述中间介质层内,所述可置换垫块的长度根据可调电容器的电容值选取,其中所述可置换垫块的 材料为介电材料或金属材料;
将内极板放入中间介质层内的可置换垫块的上方;
将外极板与所述中间介质层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外极板能够在中间介质层的外表面螺旋运动;
其中,可调电容器的电容包括:所述内极板与外极板之间的电容、所述内极板自身的电容和所述外极板自身的电容,所述内极板和外极板的半径根据所述内极板与外极板之间的电容、中间介质层的厚度及中间介质层的介电常数选取;所述内极板的长度根据所述内极板和外极板的半径选取;所述中间介质层外表面上的螺距根据所述可调电容器的调节精度、所述内极板与外极板之间的电容值和内极板或外极板长度中的较小值选取。
其中,所述可调电容器的所测电压为40KV、可调电容器的电容调节范围为10~50PF、所述可调电容器的调节精度为±1PF。
其中,所述中间介质层的厚度为所述中间介质层的最小厚度的五倍及以上。
其中,所述外极板半径与内极板半径的差值等于所述中间介质层的厚度。
其中,所述可置换垫块的数量设定为三个,当三个可置换垫块均为金属材料时,所述三个可置换垫块的长度分别为内极板的长度的二倍、四倍和五倍。
其中,当三个可置换垫块均为金属材料且长度分别为内极板的长度的二倍、四倍和五倍时,所述中间介质层的高度为内极板的长度的十二倍及以上。
其中,所述内极板上设有用于接线的螺纹孔,所述外极板上设有连接地线的接线端口。
其中,所述中间介质层的开口处、内极板的上方设有一个用于隔离内极板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中间介质层的顶端相配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调电容器,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的性能测试,包括:
中间介质层,所述中间介质层为一端开口和另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所述中间介质层的外表面上整体设有螺纹;
位于所述中间介质层内的金属圆筒形的内极板,所述内极板的接线端通过穿过所述中间介质层上的开口的导线与高压电极连接;
位于所述中间介质层内所述内极板下方的至少一个可置换垫块,所述可置 换垫块为介电材料或金属材料;
与所述中间介质层外表面螺纹连接、用于接地的金属圆筒形的外极板,所述外极板能够在所述中间介质层的外表面上螺旋运动;以及
用于隔离所述内极板的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内极板上方的所述中间介质层的开口处。
其中,所述可调电容器的电容包括所述内极板与外极板之间产生的电容、内极板自身电容和外极板自身电容。
其中,所述内极板上设有用于接线的螺纹孔,所述外极板上设有连接地线的接线端口。
其中,所述中间介质层封闭的一端设有底座。
其中,所述可置换垫块包括:第一可置换块、第二可置换块和第三可置换块,其中所述第一可置换块、第二可置换块和第三可置换块均为圆筒形,且所述内极板、第一可置换块、第二可置换块和第三可置换块与所述中间介质层均为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尔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尔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16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隔离保护开关
- 下一篇:一种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