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普拉克索中间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8879.6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直;朱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82 | 分类号: | C07D27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普拉 中间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拉克索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拉克索于2007年在我国上市,可高度选择性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用于治疗早期和晚期的帕金森疾病。(S)-2-氨基-6-丙胺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是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的重要中间体。
关于盐酸普拉克索的合成文献中,J.Med.Chem.30(3),494-498(1987)公开了一种盐酸普拉克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S-(-)-2-氨基-6-丙酰胺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为原料,在四氢呋喃中通氮气保护下,与四氢呋喃的硼烷溶液反应而得到S-(-)-2-氨基-6-丙胺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如反应式一所示。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使用的硼烷为无色剧毒气体,易燃、易爆、易水解,稳定性差,不易保存运输,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不适合工业化生产。②硼烷的四氢呋喃溶液自制方法复杂,重复性差,不同批次制得的溶剂硼烷的含量不一致,难以工业化大量制备。③目前,国外有制药公司出售质量较好的硼烷四氢呋喃溶液,但价格非常昂贵,若购买该试剂进行试验,将会使原料成本大大增加。
反应式一:
中国专利CN101622235A公开了以(S)-2,6-二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与邻硝基苯磺酰氯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S)-N-(2-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6-基)-2-硝基苯磺酰胺,然后在碳酸钾、乙腈、溴丙烷条件下得到(S)-N-(2-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6-基)-2-硝基-N-丙基苯磺酰胺,在碳酸钾、DMF、巯基乙酸条件下得到(S)-2-氨基-6-(N-丙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如反应式二所示。该方法缺点在于:①反应中用到邻硝基苯磺酰氯,该物料不易储存,容易潮解,不利于工业化生产。②反应收率低,生产成本偏高。
反应式二:
WO2006070349A2中公开了以(S)-2,6-二胺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为起始原料,与正丙醛反应,再经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还原得到S-(-)-2-氨基-6-丙胺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如反应式三所示。该文献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是: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价格昂贵。②工艺不够稳定,杂质过多,较难纯化。③收率较低。
反应式三:
中国专利CN200510055212公开了以S-(-)-2-氨基-6-丙酰胺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为原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THF中与硼氢化钠和BF3乙醚溶液反应,分离出S-(-)-2-氨基-6-丙胺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该工艺缺点如下:①用硼氢化钠和BF3乙醚溶液为还原体系,因该体系是固-液非均相反应,反应较慢,收率偏低,最高达68%。②使用的硼氢化钠价格高于硼氢化钾。③该反应体系原料反应不完全,获得的中间体对后续制备的终产物的纯度产生影响,会导致终产物纯度偏低。
金华,李建其.盐酸普拉克索的合成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1,21(6):430-432公开了盐酸普拉克索的合成研究中使用了对乙酰氨基环己醇经Jones试剂氧化制得对乙酰氨基环己酮,经溴素溴化后与硫脲环合得到2-氨基-6-乙酰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再经浓盐酸水解、拆分、丙酰化和还原等反应制得普拉克索。其用到的还原剂为氯化锌和硼氢化钾,氯化锌会造成金属残留,且该方法反应条件苛刻。
综上所述,已报道的5种制备S-(-)-2-氨基-6-丙胺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在有机合成中遇到反应速度慢,收率低的水-有机溶剂的液-液非均相反应体系,可以通过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来促使反应发生,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固-液非均相反应体系因固体的分散形式为粉末,不宜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因此,把相转移催化剂应用到制备普拉克索中间体的制备工艺中,来提高收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普拉克索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目前反应时间长、收率普遍较低、工艺稳定性差、反应选择性低、中间体粗品难纯化、制备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系列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8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芴的寡聚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纯氧氧化合成DM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