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解耦的六足钻、铣削加工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48744.X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典范;荣誉;金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B25J19/00;B23P2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续京沙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六足钻 铣削 加工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钻、铣削加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用于钻、铣削加工的六足机器人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的六足机器人基本都是用于运输或试验。六足机器人具有灵活的运动性能和多样化的机构构型,通过在六足机器人足的末端加装吸盘或磁力装置,其也可以在被加工对象表面灵活运动,如果六足机器人的躯干加装多功能电主轴或刀具驱动装置,其就可以实现对大型结构件的可移动式钻、铣削加工。
中国专利CN201320198578.3公开了一种可滚动前进的六足机器人。中国专利CN201320014922.9,公开了一种仿生六足机器人,可以在杂乱的废墟中灵活穿梭,进行搜救等工作,还可以针对环境适当调整自身体积。中国专利CN201120120355.6,公开了一种自主越障六足机器人,利用复合检测思想,实时检测路面特征,并针对不同地面形态,通过控制六个足臂协调运动,实现直行、转弯和越障三种步态的自主切换。中国专利CN201110005710.X,公开了一种偏心轮腿六足机器人,采用偏心轮结构作为腿的形式,机身结构采用对称设计并呈扁平狭长体型。上述各种六足机器人,大多属于仿生或技术验证机器人,主要用于搜救、侦查或技术验证。所以,这些六足机器人均没有用于对待加工目标的钻、铣削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的结构解耦的六足钻、铣削加工机器人。
本发明主要包括:装有钻、铣削电主轴的机器人躯干、六条机械腿、六个装有吸附装置的足。机器人六条机械腿的结构相同,每条机械腿是一种支链含闭环的三自由度解耦机构,用于驱动机械腿两个转动自由度的两个驱动装置之间完全解耦;六条机械腿分别通过机架与机器人躯干实现机械和电气连接,六条机械腿通过固定架与躯干连接并呈正六边形分布,从而实现机器人主结构的解耦性;每条机械腿末端通过球铰与装有吸附装置的足连接,机器人通过装有吸附装置的足在被加工对象表面行走、定位;在机器人的躯干中心位置,设有钻、铣削加工电主轴,钻、铣削加工刀具安装在钻、铣削加工电主轴上。所述的机械腿包括:机架、末端连接杆、一条(U+UPS)P支链、一条含有闭环的(U+UPS)P支链和一条不含有闭环的UPS支链;这里,U、P、S分别表示万向副、移动副、球铰。
所述(U+UPS)P支链中的套筒的一端通过万向副与机架连接,其另一端与伸缩杆套接,电机设在套筒靠近机架的一端,上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电机丝杠连接,通过电机顶部的同步带驱动丝杠转动,从而使伸缩杆相对于套筒做伸缩运动,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末端连接杆固接,该末端连接杆通过球铰与装有吸附装置的足连接。
所述含有闭环的(U+UPS)P支链中套筒的一端通过万向副与机架连接,其另一端与伸缩杆套接,电机设在套筒靠近机架的一端,上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电机丝杠连接,通过电机顶部的同步带驱动丝杠转动,从而使伸缩杆相对于套筒做伸缩运动,该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球铰与中间连接杆连接,该中间连接杆连接在上述(U+UPS)P支链的套筒与伸缩杆套接的一端。
所述不含有闭环的UPS支链中的套筒的一端通过万向副与机架连接,其另一端与伸缩杆套接,电机设在套筒靠近机架的一端,上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电机丝杠连接,通过电机顶部的同步带驱动丝杠转动,从而使伸缩杆相对于套筒做伸缩运动,该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球铰与末端连接杆连接,该末端连接杆与上述(U+UPS)P支链的伸缩杆与足连接的一端固接,
上述与机架连接的3个万向副中心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布局,且(U+UPS)P支链的万向副中心位于直角顶点处,(U+UPS)P支链的万向副和不含有闭环的UPS支链万向副靠近机架的回转轴线共线,含有闭环的(U+UPS)P支链中的万向副靠近机架的回转轴线与上述轴线平行。
选择机械腿的三个移动副P作为其驱动运动副,通过在每个移动副P靠近机架的一端安装电机驱动的丝杠机构,实现每个移动副P的驱动输入。基于上述机械腿的机构构型和驱动布局,其(U+UPS)P支链闭环部分的UPS链和机械腿的主UPS支链负责机械腿的2个转动自由度驱动,且这2个驱动装置之间完全解耦。
本发明分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行走状态,其通过六条机械腿按照一定规律迈步,实现在地面或被加工对象表面的行走;另一种是加工状态,当机器人行走到待加工区域后,通过足端的吸附装置使机器人定位,然后使装有钻、铣削电主轴的机器人躯干、机器人的六条腿、吸附式足、被加工对象,一起构成了一套钻、铣削加工机床系统,从而实现对被加工对象的钻、铣削加工。当一个区域加工完毕后,机器人又可以通过步行的方式,走到下一个待加工区域,重复进行新的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8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污水防泄漏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四轴摆臂关节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