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尾砂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41886.3 申请日: 2014-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4221525A 公开(公告)日: 2014-12-24
发明(设计)人: 周志高;王兴祥;程金金;周静;张永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B79/02 分类号: A01B79/02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地址: 210008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稀土 植被 快速 恢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矿区生态恢复与尾砂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南方稀土矿区尾砂上快速恢复植被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及其下游地区,采矿所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源头稀土采矿区尤其是稀土尾砂的治理。南方稀土矿区的开发治理包括两个基本环节。首先是采取工程措施,通过修建拦沙坝,有效地控制尾砂下泄;对场地进行土地整治,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其次是采取生物措施,主要是在梯田种植经济果林(如脐橙、红柚、批把等),在经济果树长大成林之前,在裸露的梯田套种灌木或草类以增加地面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针对稀土尾砂存在的pH低、养分贫瘠、结构性差和保肥保水能力弱等主要障碍因子,目前稀土尾砂植被恢复技术研发主要涉及覆盖植物种类选择和土壤改良剂配制两个方面,种植的覆盖植物通常有两类:抗逆性强的禾本科草类(如黑麦草、百喜草、香根草等)和固氮的豆科植物(如印度豇豆、饭豆、胡枝子等),土壤改良剂的使用一般是撒施石灰、深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补施氮肥,通常根据稀土尾砂的立地条件对这两方面技术进行组合而形成各种具体的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目前稀土尾砂植被恢复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植物出苗困难、生长缓慢、后期生长退化、成活率不高(一般<50%)等问题,因此,经济果林建园初期进行植被恢复的推广应用非常有限(<10%),严重制约了稀土尾砂的开发治理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涉以下几个方面:植被恢复技术忽视水分保障、或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由于季节性干旱频繁,导致植物出苗及生长受阻;尾砂植被恢复初期注重肥料投入,而忽视植被恢复生长过程的管理,影响植被生长。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出苗快、生长旺、成活率高、土壤肥力渐增的植被恢复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1)开沟整地:在稀土尾砂上的新垦梯田,沿梯田内侧和每两棵树苗之间中线分别开挖内侧沟和中线沟;在内侧沟中,于每个树苗垂直于内侧沟的位置保留一段土体以隔断内侧沟;中线沟与内侧沟贯通,构成“T”形蓄水沟;沟挖好后,推平开沟堆起的土垄,整平梯田表面;(2)开沟施肥:

地面平整后,围绕树苗呈“冂”形开挖种植沟,“冂”形开口朝向边坡;沿种植沟条施有机肥7500~15000kg/hm2、石灰石粉或碱渣等碱性材料300~450kg/hm2,盖上一薄层土;随后再条施有效养分含量为45~50%的复合肥120~225kg/hm2、钙镁磷肥300~450kg/hm2、保水剂30~60kg/hm2,再盖上一薄层土;

(3)条播间种:

选用优势禾本科草类植物和豆科植物作为覆盖植物,相互间作;两种植物呈“冂”形布置;

(4)管护与刈割。

本发明中蓄水沟为“T”形布置、种植沟呈“冂”形布置。种植沟最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间作覆盖植物,数量和行距可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

本发明中所述禾本科草类植物包括但不限于百喜草,豆科植物包括但不限于印度豇豆。

其中步骤(4)具体为:覆盖植物一年刈割2次,是在7月中旬和9月上旬各割青1次,7月割下的青料通常作为树盘覆盖材料;9月割下的青料一部分青料作绿肥,开沟压埋于树苗附近土层,另一部分作为树盘覆盖材料。

本发明设计了“T”形蓄水沟、增施保水剂、树盘覆盖等技术增强稀土尾砂蓄水保水能力,以防御季节性干旱;并采用豆科和禾本科植物间作、生物质还田等措施增加地面覆盖、强化稀土尾砂的土壤培肥。实践表明,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在稀土矿区尾砂上实现快速恢复植被。

附图说明

图1是稀土尾砂新垦梯田植被快速恢复方法整地示意图

1-树苗,2-种植沟(虚线和实线表示种植不同的植物),3-中线沟,4-内侧沟,5-土体,6-“T”形蓄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1)开沟整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