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尾砂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1886.3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高;王兴祥;程金金;周静;张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植被 快速 恢复 方法 | ||
1.一种稀土尾砂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沟整地:在稀土尾砂上的新垦梯田,沿梯田内侧和每两棵树苗之间中线分别开挖内侧沟和中线沟;在内侧沟中,于每个树苗垂直于内侧沟的位置保留一段土体以隔断内侧沟;中线沟与内侧沟贯通,构成“T”形蓄水沟;沟挖好后,推平开沟堆起的土垄,整平梯田表面;(2)开沟施肥:
地面平整后,围绕树苗呈“冂”形开挖种植沟,“冂”形开口朝向边坡;沿种植沟条施有机肥7500~15000kg/hm2、石灰石粉或碱渣等碱性材料300~450kg/hm2,盖上一薄层土;随后再条施有效养分含量为45~50%的复合肥120~225kg/hm2、钙镁磷肥300~450kg/hm2、保水剂30~60kg/hm2,再盖上一薄层土;
(3)条播间种:
选用优势禾本科草类植物和豆科植物作为覆盖植物,相互间作;两种植物呈“冂”形布置;
(4)管护与刈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沟为“T”形布置、种植沟呈“冂”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本科草类植物和豆科植物分别是百喜草和印度豇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覆盖植物一年刈割2次,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上旬各割青1次,7月割下的青料通常作为树盘覆盖材料;9月割下的青料一部分青料作绿肥,开沟压埋于树苗附近土层,另一部分作为树盘覆盖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8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