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蒡苷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41786.0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窦德强;陈桂荣;康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5/34 | 分类号: | C07C235/34;C07C231/02;C07D307/33;C07C59/64;C07C51/0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110032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蒡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蒡苷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牛蒡子为菊科(Compositae)牛蒡属(Arctium)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子具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消肠通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症。牛蒡子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牛蒡苷,我们的研究结果和国外报道均表明牛蒡苷是通过在胃肠道中代谢成牛蒡苷元而发挥其药效的。但是牛蒡苷元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水溶性小,生物利用度低,这给牛蒡苷元的抗癌新药开发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发明涉及以中药牛蒡苷元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进而进行新药开发,期望提高牛蒡苷元的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方便剂型,寻找更安全、有效、低毒和方便用药的抗肿瘤新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牛蒡苷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结构通式为式(?),式(?)化合物是以牛蒡苷元为先导化合物人工合成得到的,通过羟基、芳环、内酯环反应位点进行合成牛蒡苷元衍生物。
(I)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牛蒡苷元衍生物的用途,研究其抗肿瘤的活性。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结构式中R=NHR'',R'=OH,R1=CH3,R2=R3=R4=R5=H,R6=R7=CH3,采用化学方法,通过氨解的方法将牛蒡苷元的内酯环打开得到氨解衍生物。
结构式中R,R'=O,R1=R2=R3=R4=R5=H,R6=CH3或H,R7=CH3或H,式中是采用化学方法,将牛蒡苷元转化为半脱甲基或全脱甲基衍生物。
结构式中R,R'=O,R1=CH3,R2=H,R3=CH2NR1'R2',R4=R5=H,R6=R7=CH3,采用化学方法,通过氨甲基化(Mannich反应)转化为牛蒡苷元的含氮衍生物。
结构式中为R1'=CH3,CH2CH3,R2'=CH3,CH2CH;或。此类化合物除哌啶环的含氮衍生物外,其他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
哌啶环的含氮衍生物虽为已报道化合物,但是本发明首次以冰醋酸为溶剂取代文献报道硝基苯为溶剂的方法制备该化合物,后处理容易,降低经济成本,制备工艺简便。
结构式中R,R'=O,R1=CH3,R2=R3=H,R4=R5=SO3Na,R6=R7=CH3,采用化学方法,通过芳环上的磺酰化转化为牛蒡苷元的磺酸盐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映贝壳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纯辣椒碱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