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39685.X | 申请日: | 2014-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9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守勇;赵宜江;薛爱莲;张艳;蔡健健;李梅生;张莉莉;褚效中;邢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B01D69/1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邓唯 |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凸 聚偏氟 乙烯 纳米 复合 超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聚偏氟乙烯树脂15~20份、有机溶剂85~80份、纳米凹凸棒石、添加剂;所述的纳米凹凸棒石的重量是聚偏氟乙烯树脂重量的0.5~15%,所述的添加剂的重量是聚偏氟乙烯树脂和有机溶剂总质量的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N-甲基-2-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四甲基脲、酰胺类溶剂、酯类溶剂或者内酯类溶剂;所述的酰胺类溶剂选自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所述的酯类溶剂选自磷酸三甲酯或者磷酸三乙酯等;所述的内酯类溶剂选自γ-丁内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选自聚乙二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乙二醇、氯化锂、氯化钠、氯化钙、硝酸锂、甲醛、甲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其特征在于:纳米凹凸棒石的纤维长度为500~2000nm,直径为30~70nm,凹凸棒石含量不小于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凹凸棒石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过的。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凹凸棒石加入有机溶剂中,使混合体系均匀化,再加入聚偏氟乙烯树脂和添加剂搅拌溶解后得铸膜液,静置脱泡,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得到超滤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相转化法中采用水为凝固浴;相转化法中采用纺丝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均匀化的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75~85℃;搅拌溶解的时间为24~36小时;静置脱泡的时间为12~24小时;静置脱泡的温度为75~8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凹凸棒石/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纺丝法中的工艺参数是:空气干程为0~30cm;铸膜液流速为2~10mL/min;芯液为去离子水,其流速为2~6mL/min;凝固浴的水温在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96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内部元件的温升测试方法
- 下一篇:燃料电池测试台的供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