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程序加载方法、芯片启动方法、装置及主控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37192.2 | 申请日: | 2014-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9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9/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 加载 方法 芯片 启动 装置 主控 设备 | ||
1.一种程序加载方法,应用于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可以与多处理器核心芯片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在二级启动引导过程中发送的内存分配请求时,从所述主控设备的内存空间中分配与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的内存空间和寄存器空间相对应的内存空间,并将为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分配的内存空间的起始地址写入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的第一寄存器中,以便于所述主控设备通过访问为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分配的内存空间实现对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的内存空间和寄存器空间的访问;所述程序加载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处理器核心;
确定与每一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待加载程序;
将与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待加载程序写入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与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对应的内存中;
确定所述与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待加载程序在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的内存中的第一入口地址;
将所述第一入口地址写入与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第二寄存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入口地址写入与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第二寄存器中之后,还包括:
写与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第三寄存器,以向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发送中断信号,以指示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从所述第一入口地址处开始执行加载至与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内存中的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处理器核心之后,将与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待加载程序写入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与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对应的内存中之前还包括:
写与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第四寄存器,以指示所述目标处理器核心在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重新启动后进入空闲状态;
写与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第五寄存器,以指示所述第i个目标处理器核心重新启动。
4.一种芯片启动方法,应用于多处理器核心芯片,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可以与主控设备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方法包括:
在一级启动引导过程中,第一处理器核心获取一级启动设备类型;
第一处理器核心从相应一级启动设备类型的主控设备中读取并执行二级启动引导程序以执行二级启动引导过程;
在二级启动引导过程中,第一处理器核心获取二级启动设备类型,并以与所述二级启动设备类型相对应的通信方式向所述主控设备发送内存分配请求,所述分配请求用于指示所述主控设备分配与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的内存空间和寄存器空间对应的主控设备内存空间,并将为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分配的内存空间的起始地址写入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的第一寄存器中,以便于所述主控设备可以通过访问为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分配的内存空间实现对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的内存空间和寄存器空间的访问;
在所述二级启动引导过程完成后,控制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的各个处理器核心进入空闲状态;
当第i个处理器核心接收到中断信号时,所述第i个处理器核心从与所述第i个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第二寄存器中读取第一入口地址;
所述第i个处理器核心从所述第一入口地址处开始执行加载至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的内存中的程序;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地址为所述主控设备在将与第i个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待加载程序写入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与所述第i个处理器核心对应的内存中后,所述待加载程序在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的内存中的入口地址,所述第一入口地址由所述主控设备写入与所述第i个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第二寄存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处理器核心芯片中的寄存器空间包括与每一个处理器核心相对应的寄存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71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