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山楂的红薯干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31186.6 申请日: 2014-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4381916A 公开(公告)日: 2015-03-04
发明(设计)人: 唐浩 申请(专利权)人: 铜仁市万山区瑞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217 分类号: A23L1/217;A23L1/30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谷庆红
地址: 554200 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添加 山楂 红薯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添加山楂的红薯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吃红薯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吃红薯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而且红薯的年产量很高,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种植。红薯干是红薯通过蒸熟去皮、切制和自然晾晒制成。如申请号为201210344773.2的发明专利一种红薯干及其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红心的优质红薯作为原材料;削皮后将红薯切成条状,将切成条的红薯放入0.1%氯化钙和0.3%亚硫酸氢钠混合溶液中浸泡2h,取出洗净;将红薯条加入蜂蜜用沸水煮10min,用冷水冲洗;将煮过的红薯条在60℃下烘烤3h,最后在35℃下烘烤3h,此技术最大的限制是:红薯在刚刚丰收后,由于其营养成分中大量是淀粉,淀粉还未分解成糖类,制作出来的红薯干含有的糖类较少,造成了红薯干的口味差。故此在制作红薯干时,往往需要将刚丰收的红薯放置2-3个月,增加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红薯放置久以后容易溃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制作红薯干往往是用红薯直接切成条状,其形状不规则,不便于食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山楂的红薯干及其制作方法,添加山楂,使红薯干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等药用价值,并且通过添加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将红薯中的部分淀粉水解成糖类,解决了红薯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制作的难题。同时解决红薯干形状不规则不便于食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山楂的红薯干,原料包括红薯和山楂,其重量比为10-20:1-5。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薯和山楂的重量比为13-17:3。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薯和山楂的重量比为16:3。

其中山楂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成为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山楂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添加山楂的红薯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薯进行清洗和去皮工作,将山楂进行去核工作,

2)将步骤1)处理的红薯和山楂混合后进行高压蒸煮至变成红薯山楂泥,

3)对步骤2)处理的红薯山楂泥放置搅拌机中,并加入淀粉酶溶液搅拌均匀,

4)对步骤3)得到的红薯山楂泥放置在放置60-70℃的恒温箱中放置2-3小时;

5)将步骤4)得到的红薯山楂泥放入纱布中进行挤压去水,然后进行做型,制成10×1.5×1.5cm的红薯条;

6)对步骤5)得到的红薯条放置蒸汽烘干房内烘干,进行三个阶段的烘干,第一阶段烘干温度为90-100℃,进行3-5min,进行排湿后放置30min进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烘干温度为50-60℃,每10min进行排湿一次,排湿时间为3min,进行烘干4-6次,第三阶段烘干35-45℃,每10min进行排湿一次,排湿时间为5min,进行烘干6-8次;

7)将步骤6)得到的红薯条在自然条件下回润10h,然后密封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淀粉酶为β-淀粉酶。

进一步的,所述的淀粉酶的浓度为15-25%,所述的淀粉酶与红薯的比例为5-9ml:1kg。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6)在进行第二阶段烘干前,对红薯条喷洒山荼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市万山区瑞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铜仁市万山区瑞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