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促进心肌组织再生和干细胞监测的壳聚糖-丝素蛋白复合纳米纤维多功能补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3055.3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丰;邓宏斌;陈江伟;王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曹丰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20;A61L27/22;A61L27/50;C12N5/0775;C12N5/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徐小琴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促进 心肌 组织 再生 干细胞 监测 聚糖 丝素 蛋白 复合 纳米 纤维 多功能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促进心肌组织再生和干细胞监测的壳聚糖-丝素蛋白复合纳米 纤维多功能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Mat);
(2)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带正电的壳聚糖(CS)和带负电的丝 素蛋白(SF)逐层交替组装到步骤(1)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表面,组 装5.5-15.5层,形成壳聚糖-丝素蛋白复合纳米纤维膜;
(3)在步骤(2)得到的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种植以绿色荧光蛋白(GFP) 和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或心脏祖细胞 (iPS-CM)种子细胞;通过三维共培养,制得所述用于促进心肌组织再生和干细 胞监测的壳聚糖-丝素蛋白复合纳米纤维多功能补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 纳米纤维底板(Mat)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将醋酸纤维素以15-18%的质量浓度溶解至质量比为2:1的丙酮和二甲基乙 酰胺(DMAc)混合溶液中,采用常规静电纺丝装置,将混合溶液吸入带金属针 头的塑料注射器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纺丝的控制电压为15-18千伏,接 收距离为18-20cm,滚筒以不高于100米/分的线速度转动,环境温度为 22-30℃,相对湿度35-45%,静电纺丝时间为8到16小时;将制备的纤维素纳 米纤维底板,置于真空中室温条件下干燥,以去除溶剂,再将干燥后的所述底 板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室温晾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其中金属针头的内径为1㎜; 注射器由注射泵以0.5ml/h的速度驱动,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置于真空 中室温条件下干燥时间至少为24小时,干燥后的所述底板置于0.05mol/L氢氧 化钠溶液中水解至少七天。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壳聚糖-丝素蛋白复合 纳米纤维膜的形成包括下列具体步骤:
将带正电荷的壳聚糖以质量浓度为1%至2%的乙酸溶液为溶剂,配成1 ㎎/L的溶液,PH值调定至5.0,带负电荷的丝素蛋白配成1㎎/L的水溶液,PH 调定至5.3,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浸入带正电的壳聚糖溶液至少20分钟,用 0.1mol/L的氯化钠溶液漂洗三次,每次2分钟;然后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浸 入带负电的丝素蛋白溶液至少20分钟,0.1mol/L的氯化钠溶液漂洗三次,每次2 分钟,重复5.5-15.5次,得到覆盖5-15层壳聚糖-丝素蛋白双分子层,最外层覆 盖一层壳聚糖的所述复合纳米纤维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将制备好的 复合纳米纤维膜用剂量为3kGy的60Coγ射线辐照3小时作灭菌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种 植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AD-MSC)或心脏祖细胞(iPS-CM)种子细胞,进行三维共培养,包括:
将辐照灭菌后的壳聚糖-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将种 子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或心脏祖细胞(iPS-CM)消化、重悬,制成 单细胞悬液,以20000-200000/cm2的细胞浓度的种植密度种植到材料表面,将 其置于37℃、100%湿度、5%CO2孵箱,用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 培养液或心脏祖细胞(miPS-CM)分化培养液共培养24-96小时,可获得用于促 进心肌组织再生和干细胞监测的壳聚糖-丝素蛋白复合纳米纤维多功能补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种子细胞脂 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的分离培养及心脏祖细胞(iPS-CM)的筛选培养:
(1)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的分离培养包括:取6-8周稳定表达GFP 和Flu的雄性FVB小鼠精囊腺、双肾周围脂肪组织,用0.2%Ⅰ型胶原酶,37℃ 水浴消化1h,直至无肉眼可见组织块,用完全培养液(DMEM/F12培养基含 15%胎牛血清,100IU/ml青霉素,100ug/ml链霉素)置于37℃、100%湿度、 5%CO2孵箱中培养,当细胞长满60%-80%培养瓶时,用0.25%胰酶(含 0.01%EDTA)消化传代,选用第二代至第五代AD-MSC作为种子细胞备用;
(2)心脏祖细胞(iPS-CM)细胞的筛选培养包括:取孕12.5天-14.5天的 C57孕鼠进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原代分离培养以及饲养层的制备, 参照Yamanaka诱导培养小鼠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miPS)的方法,每日换液、 每2至3天按1∶8的比例进行单细胞传代培养,将培养3天的鼠源诱导性多 功能干细胞(miPSCs)用0.025%的胰酶消化成单细胞,差速贴壁30min以去除 绝大部分饲养层细胞,1小时后,取上清细胞悬液,计数、离心后,使用分化 培养基(无Lif,余同miPS培养基)按照每滴20μl,500个/ml的密度将miPS 悬液滴加到10cm培养皿盖的内面,皿底加15ml PBS,将皿盖翻转并盖好,进 行悬浮培养,肉眼可见悬滴内有白色小颗粒,即为拟坯体(EB),将拟坯体 (EB)移入低黏附培养皿中进行悬浮培养,3天后,将拟坯体(EB)转移至预 先铺有0.1%明胶的培养板中继续贴壁培养,在贴壁培养后第2天,即诱导后第 6天,使用Accutase酶将拟坯体(EB)消化至单细胞,用荧光标记的flk-1单克隆 抗体,无菌条件下进行流式分选,将flk-1阳性细胞,即心脏祖细胞(iPS-CM)使 用无菌血清收集后使用分化培养基继续贴壁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曹丰;,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曹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30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