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单元及其控制方法、逆变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20860.0 | 申请日: | 2014-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伟;张磊;张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及其 控制 方法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单元及其 控制方法,和包括所述逆变单元的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减少,电力系统正面临巨大的变革。光 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技术因具有不消耗燃料、无噪声、无污染和 可持续性发展等优势已经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接口的核心设备,对其 结构与控制方法的研究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等 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多电平逆变器因具有输出电压 谐波小、电磁干扰小,能提高电源质量,减小滤波器体积和控制 产生的高次谐波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但是, 由于现有的二极管钳位型五电平逆变器需要采用数量较多的箝位 二极管,现有的电容飞跨型五电平逆变器控制复杂,现有的H桥 级联型五电平逆变器需要采用数量较多的独立直流电源(其中每 个H桥模块都需要采用独立的直流电源),因而抑制了五电平逆 变器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 缺陷,提供一种不需采用数量较多的箝位二极管和数量较多的独 立直流电源,且控制简单的逆变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和包括所述 逆变单元的逆变器。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逆变单元包括母线电容C1、母线电容C2、三电平模块和 H桥模块,所述H桥模块包括晶体管S1及与其反向并联的二极管 D1、晶体管S2及与其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2、晶体管S3及与其反 向并联的二极管D3、晶体管S4及与其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4,和 飞跨电容Cph,
所述母线电容C1和母线电容C2串联,且母线电容C1的正极 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母线电容C2的负极端与直流电源的 负极端连接,母线电容C1、母线电容C2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均与三 电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H桥模块中,所述晶体管S1的集电极和晶体管S3的 发射极连接,所述晶体管S1的发射极、飞跨电容Cph的正极端和 晶体管S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晶体管S3的集电极、飞跨电容Cph的负极端和晶体管S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管S2的集电极和晶 体管S4的发射极均与交流输出节点连接,且晶体管S1的集电极和 晶体管S3的发射极均与三电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母线电容C1、母线电容C2和飞跨电容Cph两端的电压值 均为Vdc/2,且Vdc为所述直流电源两端的电压值。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逆变单元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为:
对所述逆变单元中的各个半导体元器件进行导通或关断控 制,以使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电压值分别为Vdc、Vdc/2、0、-Vdc/2 和-Vdc,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电压值为所述交流输出节点与中性点 之间的电压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三相逆变单元,每相逆变单 元均采用上述逆变单元。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逆变器在单相和多相应用时,与现有技术相比, 采用的半导体元器件较少,尤其采用的箝位二极管数量较少(甚 至可以不采用),而且只需采用一个独立的直流电源,因而极大 地减小了逆变器的体积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逆变器的损耗,提 高了逆变器的效率;
本发明所述逆变器的控制方式简单、易行,利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逆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0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