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孔拉刀的加工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94406.2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红太阳工具厂 |
| 主分类号: | B23D43/00 | 分类号: | B23D43/00;B23P15/4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孔拉刀 加工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刀,尤其涉及了一种异型孔拉刀及其加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转型发展,拉刀在大批量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拉刀是一种多齿拉削工具,其大量应用于孔加工,而异型孔的加工既是孔加工技术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高精度超细长拉刀正是解决异型孔加工的优良工具。
高精度超细长拉刀对精度和加工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高精度超细长拉刀基本依靠进口产品,但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不利于国内工业技术转型升级。现有异型孔拉刀一般包括柄部、颈部、前导部、切削部和尾部,能够加工较常见异型孔,但难以加工某些高端技术领域的特殊异型孔,具体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异型孔拉刀总长一般不超过1100mm且细长比低于48,总长较大及细长比较高的拉刀普遍存在让刀、难以解决应力变形、无法满足对称性要求、加工成型稳定性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异型孔拉刀总长一般不超过1100mm且细长比低于48、总长较大及细长比较高的拉刀普遍存在让刀、难以解决应力变形、无法满足对称性要求、加工成型稳定性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总长超过1200mm且细长比高达48~75、整体式结构、精度高、刚性好及加工成型稳定性优的异型孔拉刀及其加工工艺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异型孔拉刀,包括从切入端到切出端依次设置并连为一体的柄部、颈部、过渡锥部、前导部、切削部和尾部,两个相邻的切削齿之间设有容屑槽,从柄部前端到尾部末端的总长不低于1200mm,从前导部依次到尾部的外径为依次从小到大;切削部包括前后依次排列且连为一体的圆孔齿、圆弧齿、切削齿、过渡齿和校准齿,切削部的齿数合计为130~150个。
作为优选,从前导部依次到尾部的外径为17~25mm,总长与外径的比值为48~75。
作为优选,切削部的齿数合计为132个,圆孔齿、圆弧齿、切削齿、过渡齿和校准齿的齿数分别为23个、8个、92个、4个、5个。
作为优选,圆孔齿、圆弧齿和校准齿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校准部、第二校准部和第三校准部。
作为优选,圆孔齿、圆弧齿、切削齿和过渡齿上均设有分屑槽,圆孔齿上设有15条分屑槽,圆弧齿、切削齿、过渡齿的偶数齿上均设有12条分屑槽,圆弧齿、切削齿、过渡齿的奇数齿上均设有9条分屑槽,分屑槽为直角形槽。
作为优选,切削齿的前角α为3度,切削齿的后角β为3度。
作为优选,前导部末端设有前支撑,圆弧齿与切削齿之间设有后支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异型孔拉刀的加工工艺方法,加工工序步骤如下:
1)单件下料;
2)车两端及中心孔;
3)车外圆:留余量1.4~1.5mm;
4)车容屑槽:外圆底径跳动不得大于0.25mm;
5)铣键:键宽留余量0.8mm,对称度、扭曲不得大于0.05mm;
6)校直:校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15mm;
7)外圆磨削:粗磨外圆,留余量1mm,跳动小于0.05mm;
8)热处理:淬火刃部硬度为64.5~65.5HRC,柄部硬度为46~48HRC,热处理后变形跳动不得大于0.25mm;
9)研磨中心孔:跳动低于0.25mm;
10)磨容屑槽及齿背:全部磨光不留黑皮;
11)粗磨前角:磨前角14度,前刃面与底槽过渡要圆滑;
12)跳动校直至0.20mm之内;
13)粗磨外圆:留余量0.6mm,跳动小于0.03mm;
14)磨前支撑:跳动不得大于0.01mm;
15)粗磨花键:花键留余量0.25mm,跳动不得大于0.03mm;
16)时效:时效炉温加热至200~320度,保温24小时以上;
17)校直: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03mm;
18)研磨中心孔: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03mm;
19)磨支撑:支撑点跳动不得大于0.01;
20)半精磨外圆:外圆、后角留余量0.05mm,跳动不得大于0.02mm;
21)半精磨花键:留余量0.10mm,跳动不得大于0.02mm;
22)油校定型:油炉温200~220度,保温不低于16小时,在油炉内自然随油冷却至室温;
23)校直:至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02mm;
24)磨支撑:支撑点跳动不得大于0.01mm;
25)精磨花键:跳动不得大于0.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红太阳工具厂,未经金华市红太阳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细电解阴极活动模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锁舌用斜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