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孔拉刀的加工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94406.2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红太阳工具厂 |
| 主分类号: | B23D43/00 | 分类号: | B23D43/00;B23P15/4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孔拉刀 加工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异型孔拉刀,包括从切入端到切出端依次设置并连为一体的柄部(1)、颈部(2)、过渡锥部(3)、前导部(4)、切削部(5)和尾部(6),两个相邻的切削齿(53)之间设有容屑槽(7),其特征在于:从柄部(1)前端到尾部(6)末端的总长不低于1200mm,从前导部(4)依次到尾部(6)的外径为依次从小到大;切削部(5)包括前后依次排列且连为一体的圆孔齿(51)、圆弧齿(52)、切削齿(53)、过渡齿(54)和校准齿(55),切削部(5)的齿数合计为130~150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孔拉刀,其特征在于:从前导部(4)依次到尾部(6)的外径为17~25mm,总长与外径的比值为48~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孔拉刀,其特征在于:切削部(5)的齿数合计为132个,圆孔齿(51)、圆弧齿(52)、切削齿(53)、过渡齿(54)和校准齿(55)的齿数分别为23个、8个、92个、4个、5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异型孔拉刀,其特征在于:圆孔齿(51)、圆弧齿(52)和校准齿(55)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校准部(510)、第二校准部(520)和第三校准部(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异型孔拉刀,其特征在于:圆孔齿(51)、圆弧齿(52)、切削齿(53)和过渡齿(54)上均设有分屑槽(8),圆孔齿(51)上设有15条分屑槽(8),圆弧齿(52)、切削齿(53)、过渡齿(54)的偶数齿上均设有12条分屑槽(8),圆弧齿(52)、切削齿(53)、过渡齿(54)的奇数齿上均设有9条分屑槽(8),分屑槽(8)为直角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异型孔拉刀,其特征在于:切削齿(53)的前角α为3度,切削齿(53)的后角β为3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孔拉刀,其特征在于:前导部(4)末端设有前支撑(9),圆弧齿(52)与切削齿(53)之间设有后支撑(10)。
8.一种异型孔拉刀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工序步骤如下:
1)单件下料;
2)车两端及中心孔;
3)车外圆:留余量1.4~1.5mm;
4)车容屑槽:外圆底径跳动不得大于0.25mm;
5)铣键:键宽留余量0.8mm,对称度、扭曲不得大于0.05mm;
6)校直:校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15mm;
7)外圆磨削:粗磨外圆,留余量1mm,跳动小于0.05mm;
8)热处理:淬火刃部硬度为64.5~65.5HRC,柄部硬度为46~48HRC,热处理后变形跳动不得大于0.25mm;
9)研磨中心孔:跳动低于0.25mm;
10)磨容屑槽及齿背:全部磨光不留黑皮;
11)粗磨前角:磨前角14度,前刃面与底槽过渡要圆滑;
12)跳动校直至0.20mm之内;
13)粗磨外圆:留余量0.6mm,跳动小于0.03mm;
14)磨前支撑:跳动不得大于0.01mm;
15)粗磨花键:花键留余量0.25mm,跳动不得大于0.03mm;
16)时效:时效炉温加热至200~320度,保温24小时以上;
17)校直: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03mm;
18)研磨中心孔: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03mm;
19)磨支撑:支撑点跳动不得大于0.01;
20)半精磨外圆:外圆、后角留余量0.05mm,跳动不得大于0.02mm;
21)半精磨花键:留余量0.10mm,跳动不得大于0.02mm;
22)油校定型:油炉温200~220度,保温不低于16小时,在油炉内自然随油冷却至室温;
23)校直:至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02mm;
24)磨支撑:支撑点跳动不得大于0.01mm;
25)精磨花键:跳动不得大于0.02mm;
26)磨侧偏角:跳动不得大于0.02mm,键宽倒锥0.11mm,扭曲不得大于0.01mm;
27)磨齿顶:留余量0.08mm;
28)精磨前角:精磨前角15度,跳动不得大于0.02mm;
29)细精磨外圆:细精磨削外圆,跳动不得大于0.02mm;
30)精磨齿并倒后角,圆周跳动不得大于0.02mm;
31)精磨齿平面;
32)磨分屑槽:跳动不得大于0.02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异型孔拉刀的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磨削加工具体步骤如下:
1)柄部前端装定位套;
2)采用两顶针分别撑顶柄部前端和尾部后端;
3)定位套调整寻圆芯:跳动小于0.003mm;
4)以定位套为基准磨削第一齿至光亮,磨削后跳动不高于0.01mm;
5)以第一齿为基准磨削前支撑至光亮;
6)以第七十八齿为基准磨削后支撑至光亮;
7)分别以前支撑和后支撑为基准磨削切削部上所有齿外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红太阳工具厂,未经金华市红太阳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4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细电解阴极活动模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锁舌用斜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