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增压器旁通阀驱动器壳体上进气管的焊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93153.7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4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强盛冲压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5/08 | 分类号: | B23K5/08;B23K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袁红红 |
| 地址: | 2155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增压 旁通 驱动器 壳体 上进 气管 焊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旁通阀驱动器壳体上进气管的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焊接工艺是一种以加热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焊接工艺,焊接凭借着自身固定工件的简便快捷性而广受人们使用,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焊接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焊接技术中,钎焊的使用最为广泛,是一种利用高温熔化钎料,使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单吃传统的钎焊仅仅将液态钎料融入工件之间的间隙后就进行退火处理,无法保证液态钎料完全均匀地填补工件之间的间隙,使得焊接的密封性能较差,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旁通阀驱动器壳体上进气管的焊接工艺,能够使得驱动器壳体与进气管之间实现无缝焊接,保证结合处无泄漏点,提高密封性能同时增加焊接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旁通阀驱动器壳体上进气管的焊接工艺,将钎料填充至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接触面,利用氧-乙炔混合气体进行火焰钎焊,将中间钎料溶化成液态,再利用机械臂对进气管向驱动器壳体上施加挤压力,同时将进气管均速旋转3-5圈,使液态钎料充分填充满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缝隙,最后对其进行退火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过程在大气中、真空中或者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从而保证焊接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氧-乙炔混合气体的气体流量比例为1:1.2-1: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钎料的熔点低于进气管和驱动器壳体的材料的熔点,保证在钎焊的顺利进行。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结束后,需用不锈钢钢丝打磨焊缝表面,去除钎焊圆角及焊缝处的残余钎料。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钎料采用铝基钎料,厚度为0.6-1.0mm,且在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接触面上,每平方毫米上钎料面积为0.7-0.9m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焊接的过程中,钎料熔化的同时将进气管相对驱动器壳体进行旋转,使得液态钎料能够充分完全的填满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驱动器壳体上进气管结合处无泄漏点,大幅度提高密封性能,同时增加焊接的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涡轮增压器旁通阀驱动器壳体上进气管的焊接工艺,将钎料填充至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接触面,利用氧-乙炔混合气体进行火焰钎焊,将中间钎料溶化成液态,再利用机械臂对进气管向驱动器壳体上施加挤压力,同时将进气管均速旋转3圈,使液态钎料充分填充满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缝隙,最后对其进行退火处理,所述氧-乙炔混合气体的气体流量比例为1:1.2,所述钎料采用铝基钎料,厚度为0.6mm,且在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接触面上,每平方毫米上钎料面积为0.9mm2,经测试显示,驱动器壳体与进气管结合处焊缝抗拉强度为256KPa,焊缝均匀,且无气体泄漏。
实施例2:
一种涡轮增压器旁通阀驱动器壳体上进气管的焊接工艺,将钎料填充至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接触面,利用氧-乙炔混合气体进行火焰钎焊,将中间钎料溶化成液态,再利用机械臂对进气管向驱动器壳体上施加挤压力,同时将进气管均速旋转4圈,使液态钎料充分填充满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缝隙,最后对其进行退火处理,所述氧-乙炔混合气体的气体流量比例为1:1.3,所述钎料采用铝基钎料,厚度为0.8mm,且在驱动器壳体和进气管之间的接触面上,每平方毫米上钎料面积为0.8mm2,经测试显示,驱动器壳体与进气管结合处焊缝抗拉强度为260KPa,焊缝均匀,且无气体泄漏。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强盛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强盛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3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