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木薯粽子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91717.3 | 申请日: | 2014-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彩锋;古碧;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216 | 分类号: | A23L1/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粽子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鲜木薯粽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棕子,是我国传统食品之一,端午节必备的食品,一直以来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对棕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口感好,还要具有保建养生功能,因此开发多样化多功能化的棕子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甜木薯是一类氰氢酸含量低于50mg/kg的可食用木薯,所含有的20%~35%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占83%左右,性质与糯米淀粉相似,具有粘合力,保水性好,柔软性和凝沉稳定性好,老化速度慢等特点;此外甜木薯还含有丰富可食用纤维、维生素、氨基酸、钙、钾等营养成分,加上木薯种植一般不使用农药,无农残问题,是一种天然、安全、营养全面的优质杂粮。目前我国甜木薯收获后蒸或煮熟直接销售作为休闲食品,但由于其不耐贮存,易腐烂变质,因此只能在产地邻近销售,销售量极其有限,再加要我国木薯收获期短且集中,因此部分甜木薯不得于被送往淀粉厂作为淀粉加工原料,失去其优质杂粮特点,还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甜木薯销售难,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鲜甜木薯棕子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鲜木薯粽子的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取棕子叶,浸入水中并加热至沸腾,保持5~10min,洗净,沥干;
(2)将新鲜甜木薯去除外表皮,外表皮去除率达到100%,清洗干净;
(3)木薯进行破碎,获得木薯粒;
(4)在木薯粒中加入植物油和食盐;
(5)馅料制作,取五花肉洗净切块,并用五香粉、食盐、料酒腌制1~3小时;取板粟,去皮洗净,破半;取绿豆,去皮破半或更碎,去皮率要求达到97%以上,洗净,用温水浸泡2-4h,沥干,加入植物油、食盐混合均匀,进行调味;
(6)取1~3片粽子叶,折成漏斗状,舀入棕子重量45%的木薯粒,将五花肉、板粟及绿豆放入中心作馅料,再舀入剩余的木薯粒,将棕子馅料覆盖,用手轻拍将木薯粒压实,然后将棕子折回盖住漏斗,用棕子绳轧紧并打结;
(7)将棕子放入煮锅中,加水至水完全把棕子浸没,就开始煮,煮制时间与是否为压力煮相关:在压力状态(压力为1.5~1.8个大气压)需煮3~4小时;常压下煮5~7小时,且在煮过程中要不时添加水以保持水面一直盖过棕子;煮好后趁热取出棕子,稍冷即可食用,也可以真空包装后冷藏存放。
步骤(1)中,所述新鲜木薯为采获后的20小时内使用。
步骤(3)中,所述木薯粒大小≤3mm。
步骤(4)中,植物油用量和食盐用量分别是木薯粒重量的4-5%和1-2%。
步骤(5)中,五香粉、食盐、料酒用量分别是五花肉重量的0.1-0.2%,0.8%-1.2%,5-8%,植物油、食盐的加入量分别是绿豆重量的3-4%,0.8%-1.2%。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用新鲜甜木薯取代传统糯米制作棕子,不但具有传统糯米棕子的糯性外,还含有丰富的可食用纤维、多种营养物质和身体知心必需的多种元素,营养均衡,久吃不腻,老少弱皆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馅料准备:取1000g五花肉洗净切块,并加入1g五香粉、8g食盐及50g料酒,混合均匀腌制2小时;500g取新鲜板粟,去皮并洗净,对半切开;取1000g绿豆,脱皮,去皮率为99%,洗净,用45℃温水浸泡2h,沥干,加入30g植物油、8g食盐,混合均匀,进行调味;
(2)取收获后20小时的甜木薯(SC9),去除外表皮,外表皮去除率达到100%,清洗干净;
(3)使用菜陷机将(2)所述甜木薯进行碎解成木薯粒,木薯粒粒度≤3.0mm,称取2000g;
(4)在木薯粒中加入160g植物油和40g食盐,混合均匀;
(5)取2片粽子叶,将它们头尾重叠放置,折成漏斗状,舀入2勺木薯细粒,挖成漏头状,然后将1块五花肉、1块板粟及1勺绿豆,放入其中,再舀入剩余的木薯粒将棕子馅料覆盖,用手轻拍将木薯粒压实,然后将棕子折回盖住漏斗,用棕子绳轧紧并打结;
(6)将棕子放入煮锅中,加水至棕子完全浸没,通电煮上,煮6小时,在煮过程中不时添加水以保持水面一直盖过棕子;煮好后趁热取出棕子,稍冷即可食用,也可以真空包装后在冷藏条件存放,食用取出热透便可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1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外堵深井泵
- 下一篇:具有导流结构的散热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