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群延时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76234.6 | 申请日: | 2014-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少夫 |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及电子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射频及滤波网络中具有重要应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射频及滤波网络中负群延时电路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尤其是运用在移动通信技术中,使用在功率放大器前端和雷达天线馈电部分,负群延时电路能有效解决系统线性度低、带宽窄、通带外噪声大的问题。但是,其设计结构仅仅只能在特定的频段内使用,并且带宽较小、信号衰减较大,导致不得不增加功率放大器的个数,使得系统体积较大,通用性不强。同时传统的负群延时电路由于其电路结构的问题,使得对温度敏感性极强,适用性受到很大限制。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有效解决,以满足系统要求,并且稳定性高、体积小、加工简单,适用范围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负群延时、结构简单、多频段、体积小、稳定性高的负群延时电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群延时电路,包括输入端口1、输出端口2、
一个 耦合器、结构相同的第一主电路单元和第二主电路单元;其中每个主电路单元均由一个复阻抗、两段微带线和一个串联谐振单元组成;第一主电路单元与耦合器连接,单元内复阻抗一端与耦合器连接,另一端接地;微带线一端和阻抗连接,另一端与谐振单元连接;谐振单元由电阻R1、电感L1、电容C1 串联而成,两端分别与微带线和微带线连接;微带线与谐振单元串联;第二主电路单元与耦合器连接,单元内复阻抗一端与耦合器连接,另一端接地;微带线一端和阻抗连接,另一端与谐振单元连接;谐振单元由电阻R2、电感L2、电容C2 串联而成,两端分别与微带线和微带线连接;微带线与谐振单元串联;输入端口1 和输入端口2 均接50 欧姆阻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负群延时、结构简单、多频段、体积小、稳定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一种微带负群延时串联谐振单元。
图2是本发明一种微带负群延时串联谐振回归响应。
图3是本发明一种微带负群延时串联谐振相位曲线。
图4是本发明一种负群延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4,本发明是一种微带型负群延时电路,包括输入端口1、输出端口2、一个耦合器、结构相同的第一主电路单元和第二主电路单元;其中每个主电路单元均由一个阻抗、两段微带线和一个串联谐振单元(如图1所示)组成,串联谐振单元回归响应如图2所示,其相位曲线如图3所示;第一主电路单元与耦合器连接,单元内阻抗一端与耦合器连接,另一端接地;微带线一端和阻抗连接,另一端与谐振单元连接;谐振单元由电阻R1、电感L1、电容C1 串联而成,两端分别与微带线和微带线连接;微带线与谐振单元串联;第二主电路单元与耦合器连接,单元内阻抗一端与耦合器连接,另一端接地;微带线一端和阻抗连接,另一端与谐振单元连接;谐振单元由电阻R2、电感L2、电容C2 串联而成,两端分别与微带线和微带线连接;微带线与谐振单元串联;输入端口1 和输入端口2 均接50 欧姆阻抗。
当所有参数变化时,此时最大负群延时达到-10ns,中心频率为3.62GHz,带宽为200MHz。这一结果远小于传统负群延时电路,可以有效减少功率放大器的个数,结果表示发明设计性能良好,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本发明为一种负群延时电路,结合图3,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一种改进型负群延时电路的主体结构是由一个3dB 耦合器构成。当信号进入输入端主电路后,可以通过调节主电路中的微带线与阻抗的大小,以及串联谐振单元()来改变所频段,利用耦合器原理,将信号耦合到输出端口,从而实现了负群延时效果,特别是在射频及滤波网络中具有重要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少夫,未经王少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6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体管驱动电路以及驱动方法
- 下一篇:远程无线电机控制规则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