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速油耗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4224.0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1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昌伦;余才光;郭兴;于海生;马智涛;张彤;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插电式 混合 动力 汽车 等速 油耗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速油耗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石油资源的渐趋匮乏、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使得开发低排放低油耗的新型汽车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紧迫任务。2012年国务院将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确定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进一步升级。按照我国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2013年5月1日我国已正式实施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国家要求的汽车油耗目标值较为严格,2015年需达到6.9升/百公里,2020年需达到5.0升/百公里。如果生产的车辆平均油耗达不到国家的要求,车企可能会被限制生产或限制销售。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排放,降低燃料消耗量,缓解我国石油依赖高进口及国际石油紧张的压力。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及汽车用户高度关注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消耗量。
我国已发布《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并在汽车出厂时标识汽车燃料消耗量。
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是在常规汽油轿车的基础上换装发动机管理系统,将变速器换装成动力合成箱,加装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加装电机控制器,采用双行星齿轮系配合双电机实现发动机经济性以及动力性的最优化输出配置,在双电机平衡控制下实现发动机经济曲线跟踪及无级变速功能。并换装制动系统,具有制动能量回收功能,不可外接充电。
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实际测得的燃料消耗量并不能反映它的真实油耗,因为测量时汽车可能会向动力电池充电,也可能需要动力电池放电。充电时测得的油耗会高,一部分能量要转化成电量;放电时测得的油耗会低,一部分能量是电量转化的。现有技术只能测试汽车的实际汽油消耗量,不能测试电能消耗量修正系数,得不出汽车电能消耗修正后的等速油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11月28日公开了申请公布号为CN102798422A的专利文献,名称是一种测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油耗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动力电池组的净能量变化NEC;当NEC占总能耗百分比小于1%时,油耗量真实值为油耗量实测值,当NEC占总能耗百分比大于1%时,将电池组净能量变化转化为当量里程,若NEC>0,即动力电池组向外界输出能量,真实里程为实测里程减去当量里程,此真实里程对应的油耗量即为油耗量真实值,若NEC<0,即动力电池组吸收能量,真实里程为实测里程加上当量里程,此真实里程对应的油耗量即为油耗量真实值。此方案测试对象不为等速油耗,且存在不易控制、误差大,精确度不够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准确测量车辆的电能平衡值为0时的等速油耗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准确度较高、计算方便、易于控制的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速油耗测试方法。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速油耗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车辆进行预处理;
S2、将车辆驱动轮放置在底盘测功机的转鼓上,转鼓施加车辆的行驶阻力;将功率分析仪的卡钳夹在车辆动力电池的输出线上;将汽油流量计串联在汽车供油管路中;
S3、启动车辆进行等速行驶,行驶5km以后同时开始计量汽车行驶里程、汽油流量S和动力电池电流大小,功率分析仪对采样得到的电流大小随时间积分得到电能平衡值Q;车辆行驶里程达到设定值以后同时关闭汽油流量计和功率分析仪,一次测量期间的车辆行驶里程设定值为10km;
S4、按照步骤S3重复进行6次,计算每次运行燃油消耗量FC,计算公式为:
FC=S×10;
S5、计算电能消耗量修正系数K,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刻印设备
- 下一篇:自动便携式电缆传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