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1,3-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4005.2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峰;张燕程;张耀兵;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华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62 | 分类号: | C07D239/6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65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环己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学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制备1,3-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1,3-双环己基巴比妥酸是的巴比妥酸类关键中间体,主要用于有机化学和医疗领域,巴比妥酸类具有抑制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和增殖疾病的作用,也可用作聚合催化剂和制取染料的原料。
近年来对血管生成抑制的研究清楚的表明该过程的有效抑制可以在动物模型中阻断肿瘤生长。使用抗血管源性策略在实验条件下诱导肿瘤消退的可能最惊人的例子最近已由使用天然多肽-血管抑素(angiostatin)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研究提供。这些研究除了明显有效外,还没有出现毒性且未获得抗药性。此外,有前景的抗血管源性策略出现在使用定向于血管生长的几个方面的小分子的临床开发中,例如VEGF/VEGF受体,整联蛋白(αvβ3):玻连蛋白相互作用或墓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目前对抗血管源性策略已确定的唯一清楚的不利副作用是雌性生育能力可逆丧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得率高的巴比妥酸类中间体1,3-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制备1,3-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于洁净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冰乙酸,再依次加入N,N’-二环己基脲和丙二酸,搅拌升温至60~80℃后向三口烧瓶中滴加乙酸酐,滴加时间控制在1~1.5h,反应方程式如下:
b、步骤a反应完毕,冷却至30~40℃,有固体析出,开始用水浴减压蒸馏,蒸干得到棕黄色固体;
c、在棕黄色固体容器中加入无水乙醇,升温回流至固体全部溶解,加入活性炭继续回流1~2h,热过滤得到滤液冷却结晶,充分冷却后,进行抽滤,用母液冲洗晶体3次,再用无水乙醇冲洗3次,得到白色的棉花状晶体,加入50℃烘箱烘干得到白色晶体,即为1,3-双环己基巴比妥酸。
进一步地,所述水浴减压蒸馏真空度控制在-0.08MPa。
进一步地,所述N,N’-二环己基脲和丙二酸的质量比为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结构合理,易操作,产品得率高,纯度精,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1,3-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制备方法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取一只干燥洁净的1L三口烧瓶,向其中加入150ml的冰乙酸,称量65.0g的N,N’-二环己基脲(DCU)直接加入三口烧瓶中,再称量33.0g丙二酸加入三口烧瓶中,加毕搅拌,白色浑浊,升温至70℃;量取120ml的乙酸酐,用滴加漏斗向三口烧瓶中滴加,在1h内滴完,保温35℃;混合物固液分明,固体清晰的悬浮在澄清液中,滴加完毕,升温至90℃,保温5h,颜色渐渐加深,由无色变为橙色,反应体系由颗粒状固体变成絮状浑浊;保温毕,冷却,待冷却到30~40℃左右,有大量固体析出,开始用水浴减压蒸馏,真空度控制在-0.08MPa;待蒸干,得到棕黄色的固体,加入500ml的无水乙醇,升温回流,瓶壁上的固体都回流到瓶内后,将混合物转移到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200ml的无水乙醇,继续升温回流,全部溶解,颜色较深,加入5.0g的活性炭,继续回流1~2h,热过滤,得到颜色较浅的滤液,马上析出白色絮状晶体,冰箱冷却充分结晶,充分冷却后,进行抽滤,用母液冲洗晶体3次,再用200ml纯净的无水乙醇冲洗3次,得到白色的棉花状晶体,入50℃烘箱烘得白色晶体干品63.5g,含量≥99.5%,收率: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华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通市华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