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型检测血小板细菌污染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3658.9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2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蒙青林;李勇;田晶晶;魏双施;王红梅;段生宝;丁少华;陈晔洲;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检测 血小板 细菌 污染 荧光 定量 pcr 方法 | ||
1.一种通用型检测血小板细菌污染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一对检测细菌的通用型引物、一条适用于通用型引物的人工内参、第一条荧光标记的荧光探针和第二条荧光标记的荧光探针,所述两条荧光探针采用不同的荧光标记,所述第一条荧光探针是用于检测细菌的通用型荧光探针,所述第二条荧光探针是用于检测人工内参的内参探针,采用常规的PCR扩增技术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检测细菌的通用型引物为CR5-F上游引物和CR7-R下游引物,所述CR5-F上游引物为GTGTAGCIGTGAAATGCGTAGA,所述CR7-R下游引物为TTGCGICCGTAITCCCCAGGCGG,所述第一条荧光探针为CR6-probe 探针,所述CR6-probe 探针为6FAM-CAGGATTAGATACCCTG-BHQ1,扩增产物大小为202 b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检测细菌的通用型引物为CR6-F 上游引物和CR8-R 下游引物,所述CR6-F 上游引物为TTAGATACCCTGGTAGTCCA,所述CR8-R 下游引物为GAGCTGACGACAICCITGC,所述第一条荧光探针为CR7-probe 探针,所述CR7-probe 探针为6FAM-ACTCAAAIGAATTGACGG-BHQ1,扩增产物大小为291 b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检测细菌的通用型引物为CR7-F 上游引物和CR9-R 下游引物,所述CR7-F 上游引物为GCAACGCGAAIAACCTTACC,所述CR9-R 下游引物为TGACGTCITCCCCACCTTC,所述第一条荧光探针为CR8-probe 探针,所述CR8-probe 探针为6FAM-TGAIATGTTGGGTTAAGTCC-BHQ1,扩增产物大小为243 b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检测细菌的通用型引物为23S3CD-F 上游引物和23S3CD-R 下游引物,所述23S3CD-F 上游引物为CTCAACGGATAAAAGITAC,所述23S3CD-R 下游引物为GACCIAACTGTCTCACGAC,所述第一条荧光探针为23S3CD -probe 探针,所述23S3CD -probe 探针为6FAM-TGTCGGCTCITCICATCCT -BHQ1,扩增产物大小为189 b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内参采用基因合成方式制备,两端序列和所述一对检测细菌的通用型引物完全匹配,中间80bp的序列和内参探针是人工设计的,与任何细菌及人类基因组没有任何相关性,所述人工内参的结构为5’上游引物序列-人工序列-下游引物互补序列 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内参加入到检测样本中,可设为最低检出限或任意阈值,也可作为标准品,具有对检测结果提供质控、判读、定量参照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定量PCR方法中通过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中的RNA,与人工内参和相应DNA的Ct值进行比较,判断细菌是否为活性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6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全自动卷绕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