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基机器人隔离种植农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0289.8 | 申请日: | 2014-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9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长天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B77/00;A01B43/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7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隔离 种植 农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基机器人隔离种植农地。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农地污染修复方法采用根据农地的受污染情况对症下药,对土壤统一进行修复处理包括将受污染土壤迁移至专门场合进行处理。这种技术方案会影响或者放空土壤的产能、代价高且可能涉及污染物的长途运输。
现有一种杯状黑色非柔性塑料薄膜花盆,方便在市镇街边花坛上实施花卉的带土移植,但是其体积较小,不适合种植较高譬如300毫米以上的庄稼并保持在大风下不被拔起;并且这种花盆以与周围的土壤充分交换水分甚至是实现土壤毛细作用的连接为前提带有若干硬币大小的通孔。
中国2013208932537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农地轨基自动耕作装置,但未深入涉及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
利用现有的机器人技术可以制造出本发明所述的各种机器人或者模块。本发明的模块是指模块化的可编程自动化装置。
以下现有技术内容从网上下载。植物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技术,也是目前研究最多且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修复技术。植物提取技术是指采用超积累植物将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大量地富集并搬运转移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位和地上茎叶部位 (特别是地上部),从而修复土壤的技术。适用植物提取技术的污染物包括:各种金属,如银、镉、钴、铬、铜、汞、锰、钼、镍、铅、锌;类金属,如砷、硒;放射性核素,如90Sr、137Cs、239Pu、238U、234U等;非金属,如硼等;各种有机物质。
“植物提取技术”通常也被称为“植物修复技术”。其本质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分散在土壤中的污染物泵吸出来,转移到植物地上茎叶部位,最后通过收获植物地上器官并处理这些器官达到环境治理、变废为宝目的。收获植物中的重金属元素还可以回收利用。植物提取技术利用的是一些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富集能力的特殊超积累植物。目前已经发现的500多种超富集植物广泛分布于45个科,其中Ni的超富集植物最多,主要是十字花科的庭荠属。据报道,红根苋可富集cs,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年泄露后大面积土壤的核污染进行植物修复有较大潜力。
与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方法相比,植物修复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相对简单、费用较低,可以大面积的实施;
(2)利用植物的提取作用或降解作用可以永久性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不造成污染场地的二次污染,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4)不破化场地结构,对环境扰动少,为公众所欢迎;
(5)经植物修复过的土壤或水体可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的,因而与其他修复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植物修复以太阳作为驱动力,能耗较低;
(2)从形式上看植物修复工艺比较简单,但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
(3)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多学科交叉性;
(4)植物修复时间比较长,研究周期也比较长。
植物修复的局限性
(1)对于污染程度过重、或污染物分布为植物根系所达不到,甚至不适于植物生长的污染土壤或水体的修复并不适用;
(2)对于复合污染土壤或水体,采用一种修复植物或几种修复植物相结合的修复方式往往也难以达到修复要求;
(3)修复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快速修复污染环境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轨基机器人隔离种植农地。
本发明可以这样做:将待治理土地适当进行规划使之适合轨基机器人(参中国专利2013208932537)自动耕作和其它作业要求,在待治理土地里铺设基轨,包括间隔10米一组、每组两根间距1米9的钢筋混凝土基轨、桩基和旁站电力线;根据待治理土地的土壤含量和/或受污染程度及耕地轮休等的要求,选择实施以下三种方法之一或其组合:
1)用轨基机器人对土地进行挖掘过筛分选为尺寸适合种植的土壤、石头和砂砾几部分;将石头砂砾按照底部或者内部物体尺寸大、上部或者表面物体尺寸小的要求筑起基床;保持基床表面平整或者在平整后的基床上设置与基轨平行的沟或者均布离散的坑;在基床上面或者沟上面或者坑的内表面用隔离层包括土工布和塑料薄膜覆盖,并在上面堆置充填种植土壤建设种植土壤分层或者成条状布置或者坑状均布的隔离式农地;沟和坑的尺寸以适合种植、农作物不被风刮起、蓄水容量较大为宜;沟和坑的尺寸及位置等信息需要用轨基机器人加以测定收集保存;
石头砂砾还可用于建造梯田坝;基床可以一次建成或者分为几次建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长天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台州长天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2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