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阪崎肠杆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59232.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0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兆新;李远宏;陈启明;吕凤霞;别小妹;赵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12;G01N33/577;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唐循文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阪崎肠 杆菌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细胞株 应用 | ||
1.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其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名称为杂交瘤细胞株C232C,保藏号为CCTCC NO:C2014102。
2. 一种阪崎肠杆菌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得到。
3.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阪崎肠杆菌OmpA蛋白的制备:采用PCR技术从阪崎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OmpA,克隆至表达载体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OmpA,经纯化后作为免疫原;
(2)动物免疫、细胞融合和杂交瘤细胞的选择:采用步骤(1)中的免疫原,对实验动物进行注射免疫,免疫后取实验动物的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在融合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细胞融合,测定效价,筛选细胞株,得到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3)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择:
1)通过将参考菌株接种培养于LB或N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或37℃下培养12h后,分别将参考菌株培养液离心收集菌体,用PBS缓冲液冲洗后加入甲醛进行灭活菌体,调整各菌体浓度至108 CFU/mL,获得阪崎肠杆菌及阴性参考菌株的细胞悬液;
2)分别将以上参考菌株的细胞悬液包被酶标板,包被浓度为106 CFU/mL,检测方法为间接ELISA法,检测和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株C232C。
4. 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阪崎肠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注射到预先注射石蜡的实验动物腹腔内,回收腹水并从中获得抗体,再用饱和硫酸铵或亲和层析法纯化腹水中的单克隆抗体。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表达载体为pET32a(+),纯化为镍离子亲和层析技术纯化。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4)中实验动物为Balb/c小鼠。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骨髓瘤细胞为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剂为聚乙二醇,测定效价的方法为间接ELISA法。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参考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 (Serratia marcescens CICC 10187)、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CICC 21482)、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CICC 20139)、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AS 1.2465)、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aureus AS1.191)、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AS1.1846)、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ATCC 13047)、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 ATCC 29544)或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 muytjensii ATCC 51329)中的一种或几种。
9. 一种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阪崎肠杆菌单克隆抗体。
10. 权利要求9所述的免疫检测试剂盒在检测阪崎肠杆菌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92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3‑1,4‑β‑葡聚糖酶突变体
- 下一篇:子组生物单元的选择性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