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械运输设备的两节输送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6265.5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卞永明;刘广军;韩邦鑫;李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7/00 | 分类号: | B65G67/00;B25J1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械 运输设备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机械运输设备的两节输送臂。
背景技术
在输送技术领域,为满足车载、卸船机等装卸设备的要求,通常采用液压输送臂架与安装平台构成悬臂形式,臂架通常设计成多级臂的折叠结构形式,实现大跨度范围内货物的输送。但是一般传统设计中几级伸缩臂便会采用对应数量的油缸的伸缩控制伸缩臂的摆动,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伸缩臂的作用范围,因此,本发明采用多个油缸同时控制同一伸缩臂的转动,能够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用于机械运输设备的两节输送臂。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机械运输设备的两节输送臂,由它由二级臂1、第一油缸2、上三角板3、一级臂4、第二油缸5、第一安装座6、第三油缸7、第四油缸8、下三角板9、第二安装座10和安装平台11组成,其中,
第一安装座6和第二安装座10分别焊接于安装平台11上,第一安装座6是第四油缸8的安装座,第二安装座10是下三角板9的安装座;下三角板9的第一个角与第二安装座10连接,并可绕其转动,第二个角分别连接第三油缸7和第四油缸8一端,第三个角与一级臂4一端相连,下三角板9通过自身转动带动一级臂4的转动;当第四油缸8在最大伸缸和缩缸行程范围内的作用时,便可带动下三角板9绕第二安装座10的转动,以实现下三角板9的转动;
一级臂4两端分别与上三角板3第一个角和下三角板9第三个角连接,一级臂4中间分别连接有第二油缸5一端和第三油缸7另一端,第二油缸5另一端连接上三角板3的第三个角,上三角板3的第二个角连接二级臂1一端,第三油缸7通过伸缩作用控制一级臂4的摆动,第二油缸5通过伸缩作用控制上三角板3的摆动,从而带动二级臂1的展开和折叠;
上三角板3的第二个角还连接有第一油缸2一端,第一油缸2另一端连接二级臂1;上三角板3通过自身的转动带动二级臂1的展开和折叠;当第二油缸5伸缩缸作用时,上三角板3绕着与一级臂4连接的铰点转动,第一油缸2伸缩缸作用时,二级臂1可绕与上三角板3连接的铰点转动,通过第一油缸2和第二油缸5的交互作用,可实现二级臂1在180°范围内展开与折叠。
本发明中,所述二级臂1的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每个二级臂1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油缸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两节输送臂处于折叠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小,分别由两个油缸控制每节输送臂的展开与折叠,能够精确的控制输送臂展开的过程,同时,四个油缸控制的两节输送臂能够实现大角度的展开过程,并能够在任意的角度停止,方便货物的精确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两节输送臂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两节输送臂一级臂展开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3 是一种两节输送臂一级臂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 是一种两节输送臂二级臂展开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5 是一种两节输送臂二级臂臂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二级臂,2为第一油缸,3为上三角板,4为一级臂,5为第二油缸,6为第一安装座,7为第三油缸,8为第四油缸,9为下三角板,10为第二安装座,11为安装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两节输送臂的作用过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1: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1是一种两节输送臂折叠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两节输送臂一级臂展开过程结构示意图,图3 是一种两节输送臂一级臂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 是一种两节输送臂二级臂展开过程结构示意图,图5 是一种两节输送臂二级臂臂展开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见本发明主要包括二级臂、第一油缸、上三角板、一级臂、第二油缸、第一安装座、第三油缸、第四油缸、下三角板、第二安装座和安装平台。
第一安装座6和第二安装座10焊接在安装平台11上,其中:第一安装座6是第四油缸8的安装座,可作为第四油缸8作用的支点。第二安装座10是下三角板9的安装座,可作为下三角板9转动的圆点。下三角板9第一个角与第二安装座10连接,并可绕其转动;第二个角分别连接有第三油缸7和第四油缸8一端;第三个角与一级臂4一端相连,可通过自身转动带动一级臂4的展开与折叠。下三角板9的转动主要通过第四油缸8的伸缩作用实现,由第四油缸8在最大伸缸和缩缸行程范围内的作用,便可带动下三角板9绕第二安装座10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