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1550.8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1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持平;蒋海波;王球保;蒋云龙;崔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压电路,包括:串联于一直流电源和一负载之间的开关;开关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负载两端的电压高于预定的第一阀值时使所述开关截止,当所述负载两端的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阀值时使所述开关导通;储能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导通时由所述直流电源充电,所述开关截止时向所述负载供电;以及过流保护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的输入电流高于预定的第二阀值时使所述开关截止,当所述输入电流低于所述第二阀值时所述开关由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本发明的降压电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降压电路,该电路尤其适用于高效率、低待机功耗的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流降压转换电路采用串接电阻的方式,负载电流(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相同,此种转换电路的转换效率通常在50%以下(转换效率等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有些电路的转换效率甚至只有30%左右。此外,因为电能损耗率极高,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设置散热器来排热。
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压电路,包括:
串联于一直流电源和一负载之间的开关;
开关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负载两端的电压高于预定的第一阀值时使所述开关截止,当所述负载两端的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阀值时使所述开关导通;
储能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导通时由所述直流电源充电,所述开关截止时向所述负载供电;以及
过流保护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的输入电流高于预定的第二阀值时使所述开关截止,当所述输入电流低于所述第二阀值时所述开关由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控制。
依据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压,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对应于所述输入电流的第一电压检测信号,所述输出端向所述开关的受控端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连接对应于所述负载两端电压的第二电压检测信号,输出端向所述开关的受控端输出控制信号。
较佳的,所述开关的受控端为低电平时开关导通,为高电平时开关截止;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反相输入端与串联于所述直流电源和开关之间的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输出端经第一单向二极管向所述开关的受控端输出控制信号;当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检测信号高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截止,所述开关由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控制,当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检测信号低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导通,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截止。
较佳的,还包括与所述负载并联的分流支路,所述分流支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的联接点。
较佳的,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经第三电阻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
较佳的,所述储能单元包括与所述负载并联的电容,所述电路还包括电感和第二单向二极管,所述电感串联于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单向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单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的负极。
较佳的,所述开关为PNP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经采样电阻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集电极作为输出端,基极第四电阻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
较佳的,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五电阻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准谐振半桥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栅极驱动欠压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