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1550.8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1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持平;蒋海波;王球保;蒋云龙;崔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 电路 | ||
1.一种降压电路,包括:
串联于一直流电源(Vin)和一负载(60)之间的开关(Q1);
开关控制电路(33),被配置为当所述负载(60)两端的电压高于预定的第一阀值时使所述开关(Q1)截止,当所述负载(60)两端的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阀值时使所述开关(Q1)导通;
储能单元(C1),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Q1)导通时由所述直流电源(Vin)充电,所述开关(Q1)截止时向所述负载(60)供电;以及
过流保护电路(35),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Q1)的输入电流(Iin)高于预定的第二阀值时使所述开关(Q1)截止,当所述输入电流(Iin)低于所述第二阀值时所述开关(Q1)由所述开关控制电路(33)控制;
所述过流保护电路(35)包括第一比较器(U1B),所述开关(Q1)的受控端为低电平时开关导通,为高电平时开关截止;所述第一比较器(U1B)的同相输入端(V3)连接第一参考电压(Vref1),反相输入端(V4)与串联于所述直流电源(Vin)和开关(Q1)之间的采样电阻(Rsc)的一端连接,输出端(O1)经第一单向二极管(D1)向所述开关的受控端(B)输出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33)包括第二比较器(U1A),所述第二比较器(U1A)的一个输入端(V1)连接第二参考电压(Vref2),另一输入端(V2)连接对应于所述负载(60)两端电压的第二电压检测信号,输出端(O2)向所述开关的受控端(B)输出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V4)的电压检测信号高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Vref1)时,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D1)截止,所述开关(Q1)由所述开关控制电路(33)控制,当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V4)的电压检测信号低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Vref1)时,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D1)导通,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O1)输出的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Q1)截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负载(60)并联的分流支路,所述分流支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V1)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同相输入端(V2)连接至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的联接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O1)与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V2)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V2)经第三电阻(R3)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O2)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包括与所述负载(60)并联的电容(C1),所述电路还包括电感(L1)和第二单向二极管(D2),所述电感(L1)串联于所述开关的输出端(C)与所述电容(C1)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单向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C),所述第二单向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负极。
8.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Q1)为PNP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E)经采样电阻(Rsc)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Vin),集电极(C)作为输出端,基极(B)经第四电阻(R4)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O2)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B)经第五电阻(R5)连接到所述直流电源(V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5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准谐振半桥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栅极驱动欠压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