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8380.8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昭文;郑召星;袁俊;周志美;朱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万铁占;张亚利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是以半导体制造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制造技术平台。现有的MEMS时钟是MEMS技术一大应用。
参照图1、2,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第一晶圆1上形成有若干间隔排布的MEMS器件2,该MEMS器件2为MEMS时钟,在MEMS时钟周围形成有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与MEMS时钟电连接,用于每个MEMS时钟输入和输出信号,在每个MEMS器件2周围具有环绕该MEMS器件2的一个键合区3,相邻两键合区3之间相互隔开。
参照图3,在第一晶圆1上形成第二晶圆4,第二晶圆4的正面在键合区3与第一晶圆1键合,在第二晶圆4与每个MEMS器件2之间具有第一空腔5,在第二晶圆4与键合区3外的第一晶圆部分之间具有第二空腔6,第一空腔5为真空。
参照图4、图5,图5为图4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沿垂直于第二晶圆4的背面方向,在第二晶圆4的背面对应整个第二空腔6的位置,使用切刀切割去除位于第二空腔6上全部厚度的第二晶圆,露出第二空腔6。这样,每个MEMS器件2上剩余的第二晶圆部分作为帽层7,帽层7确保包含MEMS器件2在内的第一空腔5为真空。该真空设置能减少MEMS时钟工作时的能量损耗,即MEMS时钟在工作时会振动,真空相比空气能避免对MEMS时钟的振动产生阻尼影响,以提升计时稳定性和准确性。之后,通过沿第一晶圆的切割位置切割第一晶圆得到若干具有MEMS器件的芯片。
但是,使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具有MEMS器件的芯片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形成的具有MEMS器件的芯片性能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该形成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晶圆,在所述第一晶圆上形成有若干间隔排布的MEMS器件,在所述第一晶圆上,对应每个MEMS器件具有一个环绕MEMS器件的第一区,所述第一区为键合区,所述第一晶圆上所有第一区外的区域作为第二区;
提供第二晶圆,所述第二晶圆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二晶圆的正面形成有若干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为环形,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侧壁对应一个第一区的位置,所述第二凹槽对应整个第二区的位置;
将所述第二晶圆正面与第一晶圆键合,每个第一凹槽的侧壁在一个第一区与第一晶圆通过键合结合,所述第二区与第二凹槽相对;
沿垂直于第二晶圆背面方向,在第二晶圆背面对应全部第二凹槽的位置,使用切刀切割部分厚度的第二晶圆,在第二晶圆背面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对应所述第一晶圆的切割位置,所有第一区在第二晶圆背面的投影为第三凹槽所包围;
刻蚀去除第三凹槽底部的第二晶圆部分,露出所述第一晶圆的切割位置。
可选地,使用干法刻蚀,去除所述凹槽底部的第二晶圆部分。
可选地,在干法刻蚀过程中,使用终点监测技术。
可选地,在干法刻蚀过程中使用的气体为SF6和C4F8的混合气体。
可选地,在所述干法刻蚀过程中,SF6的流量范围为570sccm~630sccm,C4F8的流量范围为315sccm~385sccm,源功率范围为1320W~3080W,刻蚀过程中刻蚀腔内的压力范围为40mTorr~50mTorr。
可选地,在键合后、使用切刀切割部分厚度的第二晶圆之前,对所述第二晶圆进行减薄处理。
可选地,所述键合过程处于真空环境中。
可选地,所述MEMS器件为MEMS时钟。
可选地,对所述第二晶圆进行减薄处理的方法为化学机械研磨。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与MEMS器件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μm~5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8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