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拆分手性胺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7338.4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崔勇;董金桥;周艳芳;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53 | 分类号: | C07D213/53;C07C209/88;C07C211/07;B01J20/22;B01D15/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拆分 手性 金属 有机 晶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拆分手性胺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合成手性配体(1R,2R)-H2L,该手性配体(1R,2R)-H2L为(1R,2R)-N-2-羟基-3-叔丁基-5-(4-吡啶)苯亚甲基-N’-2-羟基-3-叔丁基-5-(4-吡啶)苯甲基-环己二胺,然后通过溶剂热法来制备用于拆分手性胺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手性配体(1R,2R)-H2L的制备:
①将(1R,2R)-环己二胺单侧盐酸盐加入到无水甲醇中,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再按照(1R,2R)-环己二胺单侧盐酸盐与3-叔丁基-2-羟基-5-(4-吡啶)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1~1.2),缓慢加入3-叔丁基-2-羟基-5-(4-吡啶)苯甲醛无水甲醇溶液,在70~80℃下加热回流反应6~8h,旋蒸除去甲醇溶剂,并用无水乙醚洗涤,过滤,烘干,得中间产物1b;
②将上述步骤①制得的中间产物1b溶于无水甲醇中,在0℃下,按照还原剂与步骤①中(1R,2R)-环己二胺单侧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0~15)∶1,分批加入还原剂,并充分搅拌1~3h,旋蒸除去甲醇溶剂,再加水搅拌10~20min,用乙醚多次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制得中间产物1c;
③将上述步骤②制得的中间产物1c溶于无水甲醇中,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再加入同步骤①相同量的3-叔丁基-2-羟基-5-(4-吡啶)苯甲醛无水甲醇溶液,在70~80℃下加热回流反应6~8h,旋蒸除去甲醇溶剂,将残余反应液滴入水中,即有土黄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即制得手性配体(1R,2R)-H2L;
(2)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1)制备所得的手性配体(1R,2R)-H2L和锌盐按摩尔比为1∶(2~3)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和无水甲醇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在80~85℃条件下,恒温反应10~12h,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所得晶体用乙醚洗涤数次后,置于空气中晾干,即制备得到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拆分手性胺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的(1R,2R)-环己二胺单侧盐酸盐无水甲醇混合溶液中,(1R,2R)-环己二胺单侧盐酸盐的质量浓度为7.2~8.5mg/ml;所述的3-叔丁基-2-羟基-5-(4-吡啶)苯甲醛无水甲醇溶液中,3-叔丁基-2-羟基-5-(4-吡啶)苯甲醛的质量浓度为12.5~13.5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拆分手性胺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分三批加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拆分手性胺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无水甲醇的混合溶液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与无水甲醇按体积比为1∶1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拆分手性胺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手性配体(1R,2R)-H2L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无水甲醇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2~0.06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拆分手性胺的金属有机大环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锌盐为二水合乙酸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73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