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1343.4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唐科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4;B32B27/32;B32B27/30;B32B7/12;B32B33/00;B29C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装材料行业是一个集多种技术于一身的大产业,并且正以高达6%的年增长率增长。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对食品包装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阻隔膜因安全环保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功能薄膜之一。目前,高阻隔膜主要分为3类:透明蒸镀膜,包括Al2O3蒸镀膜和SiO2蒸镀膜等;铝箔类阻隔膜,包括铝箔和镀铝膜等;阻隔性树脂类阻隔膜,包括芳香尼龙膜、聚乙烯醇膜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等。高阻隔膜能够保护包装内容物,避免污染物、氧气等小分子物质渗入,同时也能够防止包装内容物渗出。
高阻隔膜的阻湿性与包装内容物的品质密切相关,含水食品的包装材料需有良好的阻湿性来保证食品的口感风味;干燥食品的包装材料同样需要良好的阻湿性来保证食品的防潮变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阻隔膜,这种阻隔膜包括依次接触的第一聚乙烯层、第一粘结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二粘结剂层和第二聚乙烯层。该阻隔膜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光泽性和耐磨性,但该阻湿膜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10)%条件下,阻隔膜的透湿率达到12.5526g/m2·day,它的阻湿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阻隔膜具有优异的阻湿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阻隔膜,包括依次接触的第一聚酰胺层、第一粘结剂层、第一聚乙烯层、第二粘结剂层、第二聚酰胺层、聚偏氯乙烯层、第三聚酰胺层、第三粘结剂层和第二聚乙烯层。
优选地,所述聚偏氯乙烯层的厚度为1μm~20μm。
优选地,所述聚偏氯乙烯层的材质为聚偏氯乙烯;
所述聚偏氯乙烯中氯乙烯链段的质量含量为80%~95%。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材质为聚酰胺;
所述聚酰胺包括聚酰胺6和聚酰胺12;
所述聚酰胺6和聚酰胺12的质量比为85~90:10~15。
优选地,所述第二聚酰胺层的材质为聚酰胺;
所述聚酰胺包括聚酰胺6。
优选地,所述第三聚酰胺层的材质为聚酰胺;
所述聚酰胺包括聚酰胺6。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乙烯层的材质为聚乙烯;
所述聚乙烯包括低密度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第二聚乙烯层的材质为聚乙烯;
所述聚乙烯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36~42):(18~24):(38~42)。
优选地,所述高阻隔膜的厚度为25μm~250μ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聚酰胺、第一粘结剂、第一聚乙烯、第二粘结剂、第二聚酰胺、聚偏氯乙烯、第三聚酰胺、第三粘结剂和第二聚乙烯分别熔融,熔融后共挤出,得到膜前体;
将所述膜前体吹塑、冷却定型,得到高阻隔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阻隔膜,包括依次接触的第一聚酰胺层、第一粘结剂层、第一聚乙烯层、第二粘结剂层、第二聚酰胺层、聚偏氯乙烯层、第三聚酰胺层、第三粘结剂层和第二聚乙烯层。与现有技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隔膜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阻隔膜具有优异的阻湿性。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高阻隔膜还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和抗拉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高阻隔膜在温度(23±2)℃、相对湿度为(90±10)%条件下,透湿率为1.0g/m2·day~2.0g/m2·day,透氧率为1.0cc/m2·day~3.0cc/m2·day;耐冲击强度为530g~570g,纵向抗拉强度为42MPa~50MPa,横向抗拉强度为38MPa~45MP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高阻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阻隔膜,包括依次接触的第一聚酰胺层、第一粘结剂层、第一聚乙烯层、第二粘结剂层、第二聚酰胺层、聚偏氯乙烯层、第三聚酰胺层、第三粘结剂层和第二聚乙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唐科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唐科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1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