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色水性辣椒精的制备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38599.X | 申请日: | 2014-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9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春燕 |
| 主分类号: | A23L1/226 | 分类号: | A23L1/226;A23L1/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色 水性 辣椒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色素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色水性辣椒精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脱色辣椒精的工艺方法中,多采用活性碳或者硅藻土、活性白土、过氧化氢等进行脱色。但上述方法存在,大量辣椒红色素不能回收,溶剂耗量大,脱色效果不佳,吸附剂不能回收利用,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采用大孔树脂精制辣椒精的方法中,中国专利CN1392201A及CN101940289A利用大孔树脂分离辣椒精中,存在溶剂耗量大,操作繁杂,收率低,不能完全应用到脱色辣椒精的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色水性辣椒精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克服了以活性碳及活性白土等吸附剂生产脱色辣椒精的缺点,结合溶剂萃取及树脂联用的方法,使辣椒精损失小,大部分辣椒红色素回收使用,精制出高品质的脱色辣椒精,具有低成本,高收率的特点。
本发明的一种脱色水性辣椒精的生产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一)将将辣椒精粗品溶于醇类,在一定温度下35~60℃搅拌溶解,沉降5~7小时;
(二)将(一)中的清液分离出来,减压浓缩至1/5;
(三)在(二)的浓缩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脱色树脂,在65~95℃中进行脱色1小时;
(四)过滤,使其滤液减压浓缩并回收溶剂,脱溶至合格,得到脱色辣椒精浸膏;
(五)将上述浸膏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进行乳化,根据产品规格标准调配成一定1~20%的脱色水性辣椒精。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产脱色水性辣椒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的辣椒精粗品重量与醇类的体积比1︰8~14,其醇类为甲醇、乙醇、异丙醇。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产脱色水性辣椒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的树脂重量与浓缩液的的体积比为2~8︰100,其脱色树脂的型号为D90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产脱色水性辣椒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五)中的乳化剂为吐温80、聚甘油酯类、单甘脂、蔗糖脂肪酸酯等亲水性食品级乳化剂及它们各自复配乳化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产脱色水性辣椒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或者(四)中减压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机组,浓缩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7MPa。
本发明以30%左右的,色价在5~12E的辣椒精粗品为原料,以醇类溶剂萃取联合脱色树脂脱色,最后减压浓缩出脱色辣椒精浸膏,然后加入亲水性的食品乳化剂调配成1~20%脱色水性辣椒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以活性碳及活性白土等吸附剂生产脱色辣椒精的缺点,结合溶剂萃取及树脂联用的方法,使辣椒精损失小,大部分辣椒红色素回收使用,精制出高品质的脱色水性辣椒精,脱色树脂可以再生使用,具有低成本,高收率的特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将辣椒精粗品(辣椒素含量为31%,色价为10E)5kg在45℃下搅拌溶解于50L异丙醇,沉降4.5小时;将上述上清液打入减压真空浓缩机组,在60℃,真空度为0.07MPa下,回收异丙醇至10L;将10L浓缩液打入到回流脱色罐中,加入0.6kg脱色树脂D900,在温度85℃下回流脱色1小时,过滤,减压浓缩回收异丙醇,脱溶,得到2.29kg脱色辣椒精浸膏(辣素含量为63%,色价为0.5E);按照辣素含量3.3%产品标准调配,再将2.29kg脱色辣椒精浸膏转入到调配罐中,加入吐温80与单甘脂复配食品乳化剂7.5kg,进行充分溶解再加水至43.7kg,调配成3.3%脱色水性辣椒精。
脱色水性辣椒精的辣素含量:3.31%。
脱色水性辣椒精色价E1%1cm460nm0.026;呈浅黄色透明溶液。
辣椒精回收率:93.2%。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春燕,未经丁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8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五味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天然提取物调味品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