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锅法制备阿考替胺盐酸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9900.0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杜焕达;丁建圣;何永富;王万青;刘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博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56 | 分类号: | C07D27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锅 法制 备阿考替胺 盐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考替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阿考替胺(acotiamide),化学名为N-{2 - [双(1-甲基乙基)氨基]乙基} -2 - [(2 -羟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酰基)氨基]噻唑-4-甲酰胺盐酸盐三水合物,由阿斯利康(Astellas)制药和泽里新药株式会社联合开发,于2013年6月6日在日本被批准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世界上第一个FD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无耐药性并显示高安全性。
目前文献上报道的制备阿考替胺盐酸盐(化合物V)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路线一:(1. WO2012077673(CN103237781 A)(2011))
路线一以4,5-二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溴化、水解得到2-溴-4,5-二甲氧基苯甲酸。然后将2-溴-4,5-二甲氧基苯甲酸转化为相应的苯酯后再与2-氨基噻唑-4-甲酸甲酯反应生成2-(2-羟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酰胺基)噻唑-4-甲酸甲酯。2-(2-羟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酰胺基)噻唑-4-甲酸甲酯进一步氨化、成盐得到阿考替胺盐酸盐。文献报道该反应总收率达85%,但在第一步进行溴化时,需要大量使用浓盐酸和毒性较大的溴,反应可能产生的副产物也较多;此外该路线多步用到了甲苯,需进行蒸除甲苯和物料的多次转移,操作比较繁琐,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路线二:(2.CN102040566B(2005))
路线二以2,4,5-三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选择性脱去2位甲氧基上的甲基得到2-羟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再经过酯化得到2-羟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苯酯。进一步酰胺化和酯交换即可获得产物阿考替胺盐酸盐。该路线文献报道的总收率为75%,但该方法步骤较多。同时该路线采用三氟化硼乙醚,后处理较繁琐。另外,使用磷酸三苯酯原子经济性差,试剂硼酸酯价格较贵,这些因素使得该路线经济性较差。
路线三:(3.CN1184471A(1996))
该路线以2,4,5-三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酰胺化、选择性脱甲基和氨化三步制备阿考替胺盐酸盐。该方法总收率只有35%,与其它方法相比并无优势,而且需要使用毒性较大的吡啶。
路线四:(4.CN1084739C(1998))
路线四最为简洁且收率较高,其以2,4,5-三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酰胺化和氨化两步制备阿考替胺盐酸盐。但此路线中存在如下缺点:1. 制备过程中用到了氯化亚砜,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对设备和工人保护有较高要求,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2.酰氯的制备受环境湿度和氯化亚砜质量影响较大,操作要求相对较高;3. 使用了一类溶剂1,2-二氯乙烷;4. 需要进行多次物料转移。且此路线中的化合物III往往先分离纯化,再进行下一步反应,使得工业操作繁琐。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控制反应条件等,不分离此中间体,直接“一锅法”制备阿考替胺盐酸盐,极大简化了工艺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发明用TBTU替代氯化亚砜,不仅避免了使用酰氯带来的污染,而且避免了多次物料转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进行连续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便,安全环保、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阿考替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一锅法制备阿考替胺盐酸盐的方法,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锅法制备式(V)
所示的阿考替胺盐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式(I)
所示的化合物与式(II)
所示的化合物在缩合剂和碱的溶剂中加热缩合,得到式(III)
所示的化合物,化合物(III)不经分离,与式(IV)
所示的化合物氨化,最后用氯化氢成盐,得到阿考替胺盐酸盐(化合物V)。
一种一锅法制备阿考替胺盐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DMF或DMAc为反应溶剂,在缩合剂和碱的存在下,以式(I)所示的2,4,5-三甲氧基苯甲酸与式(II)所示的2-氨基噻唑-4-甲酸甲酯进行缩合反应后,再添加式(IV)所示的N,N-二异丙基乙二胺进行氨化反应,最后成盐一锅法制备阿考替胺盐酸盐(化合物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博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博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木材
- 下一篇:一种TCAM表空间回收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