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电子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一体式铜排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28942.2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1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喆;付登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1F27/28;H01F27/29;H01R2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电子 转换器 功率 电路 体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车用电力电子转换器,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电子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一体式铜排。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EV&HEV,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用电力电子转换器,用于将新能源车用高压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电力电子转换器的原边将高压直流电转化为高压交流电,通过变压器以后,高压交流电转变为低压交流电,转换器的副边将低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
电力电子转换器如图1所示,电力电子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变压器、电感、功率器件、电阻等,为铜排结构设计带来很大难度,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的铜排结构设计存在以下难题:
(1)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元器件多、电路复杂,装配复杂;
(2)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电流大,铜排发热严重,为降低温升而使得体积庞大,成本偏高;
(3)转换器副边功率器件(如Mosfet)与功率电路的之间的连接不方便;
(4)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与磁元件的连接复杂且磁元件价格昂贵;
(5)磁元件原边绕线与转换器原边电路难以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一体式铜排,装配简便,体积小,成本低,并且与功率器件、磁元件、原边电路连接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力电子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一体式铜排,包括变压器原边绕线铜排、变压器副边绕线铜排、电感绕线铜排、检测电阻连接铜排、驱动电路连接铜排、输出端连接铜排;
所述变压器原边绕线铜排、变压器副边绕线铜排、电感绕线铜排、检测电阻连接铜排、驱动电路连接铜排、输出地端连接铜排注塑固定在一起。
较佳的,所述变压器原边绕线铜排,包括原边绕线、原边绕线上针脚、原边绕线下针脚;
所述原边绕线,多于5圈,并且分布于同一平面;
原边绕线上针脚、原边绕线下针脚分别形成在原边绕线的两端,并且垂直于所述原边绕线所在平面;
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线铜排,包括副边绕线、第一D极引脚、第二D极引脚、副边绕线上针脚、副边绕线下针脚;
所述副边绕线,包括副边上圈铜排、副边下圈铜排,副边上圈铜排、副边下圈铜排均呈开口环状,副边上圈铜排、副边下圈铜排分布于上下两个平面,副边上圈铜排、副边下圈铜排的一端结合并形成中间抽头,另一端分别向前延伸;
第一D极引脚、副边绕线上针脚形成在副边上圈铜排的向前延伸段,并且第一D极引脚位于副边绕线上针脚前方;
第二D极引脚、副边绕线下针脚形成在副边下圈铜排的向前延伸段,并且第二D极引脚位于副边绕线下针脚前方;
第一D极引脚、第二D极引脚、平行于副边上圈铜排及副边下圈铜排所在平面;
副边绕线上针脚、副边绕线下针脚垂直于副边上圈铜排及副边下圈铜排所在平面;
所述电感绕线铜排,包括电感绕线、低压输出连接头及低压输出针脚;
所述电感绕线,包括电感上圈铜排、电感下圈铜排,电感上圈铜排、电感下圈铜排均呈开口环状,电感上圈铜排、电感下圈铜排分布于上下两个平面,电感上圈铜排、电感下圈铜排的一端结合,电感下圈铜排的另一端向前延伸,电感上圈铜排的另一端向右延伸;
电感上圈铜排的向右延伸段形成有一副边绕线连接头;
电感下圈铜排的向前延伸段形成有所述低压输出连接头及低压输出针脚;
所述低压输出针脚垂直于电感上圈铜排及电感下圈铜排所在平面;
所述检测电阻连接铜排,呈长条形,中部形成有一接地针脚及两个S极引脚,左端形成有前检电阻连接头;接地针脚垂直于S极引脚;
所述驱动电路连接铜排,包括一G极引脚、一G极针脚,所述G极引脚两端下弯,所述G极针脚位于所述G极引脚中部左侧,所述G极针脚垂直于所述G极引脚;
所述输出地端连接铜排,中部形成有接地针脚,前端左方形成有输出地端连接头,后端右方形成有后检测电阻连接头;
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线铜排,位于所述变压器原边绕线铜排上方,原边绕线中心同副边绕线中心相对应;
所述电感绕线铜排,位于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线铜排及变压器原边绕线铜排的左侧,所述电感绕线铜排的副边绕线连接头同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线铜排的中间抽头电气连接;
所述检测电阻连接铜排,位于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线铜排前侧,其两个S极引脚同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线铜排的两个D极引脚、两个驱动电路连接铜排的G极引脚,依次间隔排列,形成两组功率器件连接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8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