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巴戟天组织培养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6231.1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振忠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9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巴戟天 组织培养 育苗 方法 | ||
1.一种巴戟天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种,选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巴戟天植株作采种母株,每年霜降节气过后,种子成熟,即可采种;
(2)无菌苗的培养,将巴戟天种子置于0.2%升汞溶液浸泡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水浸洗5次,每次浸洗3分钟,然后将种子播种于培养基,在室内自然散射光照下培养;
(3)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植物激素进行诱导培养,植物激素用苄基嘌呤(BA)和奈乙酸(NAA),同时加入2.5%的蔗糖和0.7%的琼脂,培养基温度保持24℃~26℃,PH值5.9~6.2;
(4)丛生芽诱导,当无菌苗长至5~6厘米后,切取上部2.6~2.9厘米长的顶芽茎段,接入诱导过的培养基培养丛生芽;
(5)丛生芽继代增殖,丛生芽诱导后,平均高达3.5~4.5厘米时,将丛生芽切成3芽一簇,转至另一诱导过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
(6)诱导生根,当继代增殖的丛生芽有70%长至3~4厘米时,将健壮的芽单切,并转到新的诱导过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7)试管苗的移栽,将发育良好,具有2~3张展开叶片的试管苗瓶盖打开,置于室温下炼苗3~4天后取出小苗,用清水洗去根部了培养基,在有75%~80%遮荫度的大棚内,移栽到苗床或营养杯中,浇透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每天揭开薄膜换气45分钟,喷水雾保持空气湿度85%以上,8天后,可揭去薄膜,按常规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戟天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巴戟天种子置于0.2%升汞溶液浸泡消毒的时间为1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戟天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植物激素苄基嘌呤(BA)浓度为1.0~2.5mg/L,奈乙酸(NAA)浓度为0.1~0.3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忠,未经黄振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62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秦岭细鳞鲑人工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盘式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