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针红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25995.9 | 申请日: | 2014-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1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文;戚荣荣;戚敏;施家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315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针 红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针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松针含有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松针内含物能够抗基因突变和抗DNA损伤,具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有效抑制脑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等保健抗衰老功能和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采用松针与茶叶混合而成的松针茶。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还没有采用松针与茶叶混合而成的松针茶,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松针与茶叶混合而成的松针红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松针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选料:摘取松针与一叶一心的鲜茶叶;
②.混合摊青:将松针切成1~2cm长后与鲜茶叶按照质量比1∶1~3均匀混匀,摊在竹匾上,在恒温抽湿房于18℃~25℃、湿度35%~40%下摊青12个小时,每两个小时翻叶1次;
③.同步揉捻:将摊青完后的松针和茶叶的混合物在揉捻机上揉捻90分钟;
④.发酵:揉捻后的松针、茶叶在竹匾上用手工分开块状并抖松,然后置于恒温发酵房,18℃~22℃,保持90%以上湿度,发酵3~4小时;
⑤.三段式烘干:第一次于110℃~120℃下烘干15min;第二次于75℃~85℃下烘干20min;第三次于60℃~70℃下烘干20min;
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之间间隔30min,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之间间隔30min;
⑥.筛理:烘干结束后在竹匾上自然冷却,用竹筛进行筛理和罐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松针红茶保健产品及其加工方法是在结合民间传统制作松针茶叶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套新产品和制作工艺方法,使红茶与松针的保健作用完美结合,达到喝茶与保健增效的作用,制得的红茶松香浓郁、汤味红醇,有效保留了松针的保健成分,具有抗衰老、降血脂作用。本发明使用的野山松针数量多,纯天然,工艺简单实用,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可以野生资源变废为宝,使林农多一条创收门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松针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选料:摘取松针与一叶一心的鲜茶叶;
②.混合摊青:将松针切成1~2cm长后与鲜茶叶按照质量比1∶2均匀混匀,摊在竹匾上,在恒温抽湿房于20℃、湿度40%下摊青12个小时,每两个小时翻叶1次;
③.同步揉捻:将摊青完后的松针和茶叶的混合物在揉捻机上揉捻90分钟;
④.发酵:揉捻后的松针、茶叶在竹匾上用手工分开块状并抖松,然后置于恒温发酵房,20℃,保持90%以上湿度,发酵3.5小时;
⑤.三段式烘干:第一次于115℃下烘干15min;第二次于80℃下烘干20min;第三次于65℃下烘干20min;
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之间间隔30min,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之间间隔30min;
⑥.筛理:烘干结束后在竹匾上自然冷却,用竹筛进行筛理和罐装。
实施例二
一种松针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选料:摘取松针与一叶一心的鲜茶叶;
②.混合摊青:将松针切成1~2cm长后与鲜茶叶按照质量比1∶1均匀混匀,摊在竹匾上,在恒温抽湿房于10℃、湿度38%下摊青12个小时,每两个小时翻叶1次;
③.同步揉捻:将摊青完后的松针和茶叶的混合物在揉捻机上揉捻90分钟;
④.发酵:揉捻后的松针、茶叶在竹匾上用手工分开块状并抖松,然后置于恒温发酵房,22℃,保持90%以上湿度,发酵4小时;
⑤.三段式烘干:第一次于110℃下烘干15min;第二次于77℃下烘干20min;第三次于70℃下烘干20min;
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之间间隔30min,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之间间隔30min;
⑥.筛理:烘干结束后在竹匾上自然冷却,用竹筛进行筛理和罐装。
实施例三
一种松针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选料:摘取松针与一叶一心的鲜茶叶;
②.混合摊青:将松针切成1~2cm长后与鲜茶叶按照质量比1∶2.5均匀混匀,摊在竹匾上,在恒温抽湿房于25℃、湿度35%下摊青12个小时,每两个小时翻叶1次;
③.同步揉捻:将摊青完后的松针和茶叶的混合物在揉捻机上揉捻9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戚家山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茶发酵翻堆机
- 下一篇: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