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灰石冶炼低磷钢的转炉操作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20701.3 | 申请日: | 2014-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危尚好;秦登平;张祥;张海华;张建师;尹东财;史志强;吕延春;刘金刚;赵新宇;李战军;王东柱;姜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C21C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 地址: | 06632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灰石 冶炼 低磷钢 转炉 操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石灰石冶炼低磷钢的转炉操作的方法,适用于转炉脱磷及低成本控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铁行业进入严重亏损,同时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各钢企纷纷开展节能降本的工艺改进及技术开发。由北科大提出的石灰石炼钢工艺,不仅降低了石灰石煅烧的二氧化碳及粉尘排放,也降低了转炉冶炼成本,被各个钢厂纷纷采用。
首秦公司结合自身100t转炉的炉料结构,通过调整冷却料比,优化吹炼操作制度,实现了石灰石完全替代石灰造渣冶炼,同时为了扩大全石灰石冶炼工艺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全石灰石冶炼低磷钢种的工艺,实现了转炉终点温度1620-1660℃时,钢水终点磷含量≤0.012%,成品磷含量≤0.015%的钢种冶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灰石冶炼低磷钢的转炉操作的方法,实现了低成本辅料冶炼高品质钢种。
1、原料装入转炉:原料包括铁水、废钢、石灰石;
铁水:98-101吨(t),废钢:10-15吨(t);石灰石:6-8吨(t)/炉;
所述铁水Si为0.30%-0.60%,铁水温度1280-1350℃。
所述的石灰石粒度:石灰石粒度10-50mm,粒度小,能在转炉高温下快速煅烧成渣;粉末率低,减少了有效成分的风机抽走的损失。
所述的石灰石成分:CaO:45-55%,MgO:5-10%,SiO2:0-5%,S:0-0.05%,烧损:35-45%;均为重量百分数。
2、转炉辅料采用石灰石完全替代活性白灰,石灰石通过高位料仓分三批以上加入,转炉开吹加入第一批2-3吨(t),双渣后开吹加入第二批3-4吨(t),后期视温度情况加入第三批及其后批次,每次加入0.3-0.5吨(t)。
3、吹炼方式:采用留渣及双渣操作,前期吹炼时间5-7min,提枪前压枪20-30s,枪位1.1-1.2m,控制双渣温度1340-1400℃,炉渣碱度1.5-1.8,双渣倒渣量2-4t。吹炼过程采用矿石或红泥化渣,加入量0.5-1.5吨,控制终点炉渣碱度3.2-3.6。
4终点控制:终点温度控制在1620-1660℃,终点C为0.03-0.04重量%,终点P可达到0.008-0.012重量%。可实现钢水成品磷≤0.015重量%。
本方法既能有效减少石灰石在套筒窑煅烧的碳排放及粉尘污染,也能有效降低转炉的辅料成本。同时,实现了低成本辅料冶炼高品质钢种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炉次3Q05093冶炼。铁水Si为0.40%,铁水温度1300℃。铁水加入量99.7t,废钢装入量11t。留渣操作,第一批加入石灰石2399kg,双渣吹炼5.5min,第二批加入石灰石3294kg,后期加入一批石灰石350kg。双渣时铁水温度1358℃,炉渣碱度1.67,倒渣量2.2t。终点拉碳温度为1634℃,终点P为0.009%,终渣碱度为3.52。
实例2:炉次3P04357冶炼。铁水Si为0.38%,铁水温度1314℃。铁水加入量98.9t,废钢装入量13t。留渣操作,第一批加入石灰石2581kg,双渣吹炼5.8min,第二批加入石灰石3142kg,后期加入一批石灰石480kg。双渣时铁水温度1349℃,炉渣碱度1.66,倒渣量3.1t。终点拉碳温度为1653℃,终点P为0.012%,终渣碱度为3.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余热淬火系统
- 下一篇:KR脱硫剂制备集成设备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