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丝检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7531.3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2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龙根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6 | 代理人: | 许玉顺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丝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丝缺陷检测领域,特别涉及对精密螺丝进行缺陷检测的螺丝检测机。
背景技术
精密螺丝简称小螺丝,也称微小螺丝,是连接产品物料的微小紧固件,形状微小,但能起到关键的连接紧固作用,广泛运用于电子,电气,电器,家具,机械设备等等。精密螺丝的检测内容一般包括:头部高度、直径及头部裂纹、变形,头部凹槽形状、深度及异物,螺纹部分的长度、外径、内径及螺距,螺纹尾部的尖点和断尾。
传统的精密螺丝检测方式一般是人工抽检,即由操作员按照一定的抽样比例从一批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目视检测,或者在一批螺丝中多配置一定数量以补偿其中的不良品,由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自行挑选。这样的检测费时费力,而且极不准确。而且在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大部分螺丝组装(又称打螺丝)工艺为通过自动锁螺丝机实现,不再采用人工手动完成。在自动锁螺丝的过程中,对精密螺丝的品质要求很高,采用抽样检测或者多配置数量的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针对这种现状,当前业界也研发出多种自动检测设备来实现螺丝检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163684U(专利申请号:201320056675.9)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螺丝检测机。该螺丝检测机包括:用于检测螺丝的工作台;用于把螺丝移动到工作台上的振动盘;由多个摄像头等构成的检测装置;以及1个良品螺丝回收箱和1个不良品回收箱。其中,关于螺丝的回收,该螺丝检测机利用吹气头将良品和不良品的螺丝分别吹进良品回收箱和不良品回收箱中。
但是,通过吹气的方式将螺丝吹入回收箱的方式可靠性差,有可能造成良品误入不良品回收箱中,不良品误入良品回收箱中。并且,由于吹气头利用高压气体,所以工作时噪声大。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中,由于只设置了一个良品回收箱,当该良品回收箱满时,需要停止设备,由作业人员进行包装后再重新启动设备,由于螺丝检测速度较快,导致设备经常停机收料包装,导致螺丝检测机的利用率较低。
再有,在现有的自动化螺丝检测机中,为保证有效排除不良品而转盘旋转速度不可过快,否则会造成不良排除失效,因此转盘旋转速度较慢,这也是检测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正确地回收良品和不良品螺丝且回收动作噪声小的螺丝检测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停止螺丝检测机的检测作业的情况下更换良品螺丝回收箱的螺丝检测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既能够高效回收不良品螺丝,又能够高效进行检测的螺丝检测机。
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第一方案的螺丝检测机,包括:螺丝装载机构,用于将螺丝装载到转盘上;所述转盘,由所述螺丝装载机构将所要检测的螺丝放置到该转盘上的螺丝置放孔中,该转盘通过旋转将螺丝送到相应的检测位置;多个螺丝缺陷检测器,对通过所述转盘转到相应检测位置的螺丝进行缺陷检测;以及多个螺丝回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不良品螺丝回收机构和至少一个良品螺丝回收机构,所述良品螺丝回收机构将由螺丝缺陷检测器检测为良品的螺丝回收到良品回收箱中,所述不良品螺丝回收机构将由螺丝缺陷检测器检测为不良品的螺丝回收到不良品回收箱中,在所述转盘的外侧设有外环构件,在该外环构件上与所述多个螺丝回收机构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缺口,各所述螺丝回收机构包括推料块、连接板、推料块固定件、封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推料块和所述推料块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推料块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封板上,所述封板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封板设置在所述外环构件的与相应的所述螺丝回收机构对应的缺口中,构成所述外环构件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螺丝检测机,在所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螺丝检测机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是气缸,由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封板,在螺丝到达相应的所述螺丝回收机构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相应的螺丝回收机构的所述气缸动作而带动所述封板向离心方向缩回,随之所述固定快和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推料块向离心方向前进,进而螺丝头部被所述推料块推开脱离螺丝置放孔;在螺丝未到达相应的所述螺丝回收机构时,所述相应的螺丝回收机构的所述封板与所述转盘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龙根,未经李龙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7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钮式多路渐进开关
- 下一篇:一种提高照射面积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