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标姿态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7038.1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岳鹏;田宇召;鞠茂光;顾华玺;易湘;刘增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18 | 分类号: | B63B22/1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王喜媛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姿态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调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潜标的姿态调整装置,可用于海域通信,海洋信息收集及监测等。
背景技术
潜标是一种工作于水面下方的航标,其主要进行环境监测、通信、及定位导航等水域作业,是一种系泊在海面以下的长期观测海洋环境要素的系统,可从海面发射装置按指令进行投放,通过浮力、重力以及其它外力的综合合力作用,悬停于水面之下。其能够较安全地隐蔽于水下进行作业,且不易于被发现。当用于通信及信息监测等领域时,隐蔽性对于系统至关重要。潜标因工作于水面下方,其同时面临控制复杂的问题。潜标要能够稳定地悬浮于水面下方,需要对潜标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潜标的浮力、重力能够和其它外力的合力相互抵消,且在考虑到水下洋流等环境的影响下,仍能够保持合力的绝对零状态。
从潜标的工作方式看,潜标可分为无绳潜标和拖曳式潜标。无绳潜标通过发射装置投放后,其工作位置的控制受到水域因素及自身所带动力装置决定,其位置改变方式复杂且可行性差。拖曳式潜标通过潜艇或渔船等拖曳装置对潜标进行系留,其缆绳结构具有伸缩性,潜标所受到的拖曳拉力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增加了潜标的稳定度。然而,拖曳式潜标工作时,因受到水流的水平作用,以及拉力的大小和角度等因素影响,造成潜标姿态出现偏移、摆动。同时,在受到恶劣的水域环境影响时,会出现翻转等问题,对潜标的正常工作会造成严重影响。
美,英联合开发“可回收系留光纤”RTOF浮标系统,其采用一个直径450毫米的漂浮体,它通过一个张紧力接近于零的宽带光缆与潜艇相连,属于一种拖曳式潜标。这种潜标从一个存储舱中放出,靠自身的静浮力漂浮至水面,在水面升起密封的天线。在通信期间,潜标在水面上保持基本稳定,拖缆从潜艇中以很小的张力连续地放出。此潜标在水中运动时,通过系留绳的释放来维持浮标的运动,但在上浮及正常工作的过程中,其姿态无法自适应地进行调整。当潜标工作于距离海面较近位置时,受到表层海流作用的影响,潜标会出现姿态不稳定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天线的对准及通信过程的准确性。
目前,大部分潜标所能达到的仅是将潜标发射到目标海域进行工作,由于潜标的姿态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会出现停止工作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通信等对其姿态及对准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通常是通过人工平台的辅助,人为或依靠其它外力来对潜标姿态进行调整,其操作复杂度高,调整姿态的过程缓慢。当潜标姿态偏转较大时,此调整方式会严重影响到潜标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的潜标姿态调整装置,以实现对潜标姿态的自适应调整,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自适应的潜标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控制器、抽排油器、储油舱、目标油舱和能源产生器;
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抽排油器和能源产生器连接,用于收集抽排油器和能源产生器的信息,产生控制指令,完成液油的抽运;
所述储油舱,位于潜标底部,用于回收目标油舱所排出的液油,并储存液油,用于抽运至目标油舱;
所述目标油舱,包括24个矢量油舱,其位于储油舱上方,这些矢量油舱分为上下两层,呈轴对称分布,每一层有12个矢量油舱;上层矢量油舱的抽排油开关与下层矢量油舱的抽排油开关共用;下层矢量油舱的注油通过上层矢量油舱注入,上层矢量油舱的排油通过下层矢量油舱排出;通过对各矢量油舱的体积重新配比,使各矢量油舱的重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潜标的姿态发生改变;
所述抽排油器,其分别与能源产生器、储油舱和目标油舱相连接,用于完成液油在储油舱和目标油舱之间的抽运;
所述能源产生器,分别与控制器和抽排油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器所发送的指令信号,根据指令信号改变能源产生器的工作方式;并通过控制抽排油器将储油舱中的液油抽运到各矢量油舱中。
利用上述装置对潜标姿态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安装有潜标姿态调整装置的潜标放入工作环境中,启动潜标调整装置的控制器、抽排油器和能源产生器;
(2)控制器采集潜标姿态发生偏转时的偏转角度,并将该偏转角度与输入的外部信息数据进行比较;若当前姿态相对初始姿态的偏转角度超出±10°时,则产生控制信号分别传输至抽排油器和能源产生器;
(3)抽排油器收到控制信号后,打开注排油开关;能源产生器收到控制信号后,将储油舱中的液油抽运至目标油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7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