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06362.3 | 申请日: | 2014-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付涛;赵飞;王海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8/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背光源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像质量,且其成本约占液晶显示器模块的3%-5%,所消耗的电力约占模块的75%,可说其是液晶显示器模块中相当重要的零组件。在液晶显示器中,作为模组的背光源已经占据液晶显示的大部分市场,依液晶显示器分布位置不同则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导光板2、反光板3和液晶面板4。
目前,市面上主流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平板显示设备)的色域水平仅在72%左右,甚至更低。为了提高色域,量子点背光源技术应运而生,能够将显示产品的色域提高至100%恩制,极大地丰富了显示产品的表现能力。但是,采用这一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光效极低,只有目前市面上白光背光源的一半左右。在使用量子点背光技术的两种路线中,用量子点管作为背光源技术的光效最低,甚至达不到三级国家能耗标准;使用量子点薄膜略高,但是也离国家二级能耗标准有一定差距。
从理论上来说,由于量子点的光谱窄,它比荧光粉封装的发光二极管做背光源应该有优越性。但是实际测出来的数据却表明量子点背光技术对能量的利用非常低效。现行量子点背光技术的两种路线各有致命缺点:一、采用量子点玻璃管的背光模组,使得蓝光光源离导光板的距离增加,而且量子点条的尺度加大,导光板对光源的耦合角度不够,使得导光板的萃取效率下降;二、采用量子点薄膜的背光模组,因使用了太多的散射,而直接增加了光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背光源模组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出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出光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其中,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且光源与导光板的侧面或远离出光面的端面相对设置,背光模组还包括:光效增强介质,光效增强介质填充在光源与导光板之间,和/或光效增强介质涂覆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进一步地,光效增强介质为折射率大于1的材料。
进一步地,光效增强介质为硅胶材料和/或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地,光效增强介质为透光率大于80%的材料。
进一步地,光效增强介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
进一步地,光源与导光板的侧面相对设置,且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管,量子点管设置在光源和导光板之间;其中,光效增强介质填充在量子点管与光源之间和/或量子点管与导光板之间。
进一步地,光源与导光板的侧面相对设置,且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膜,量子点膜与导光板的出光面相对设置;其中,光效增强介质填充在量子点膜与导光板之间,和/或光效增强介质涂覆在量子点膜的远离出光面的一侧。
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与导光板的出光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光效增强介质填充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与液晶面板之间。
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光板,反光板与导光板的远离出光面的端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光源与导光板的远离出光面的端面相对设置,且光效增强介质填充在光源与导光板之间,和/或光效增强介质涂覆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管,量子点管设置在光源与导光板之间。
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膜,量子点膜与导光板的出光面相对设置。
本发明中的背光模组在光源与导光板填充有光效增强介质,和/或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涂覆上光效增强介质,这样,当从光源中发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光效增强介质时,这种光效增强介质不会对该光线产生吸附作用,相对于光线从空气中穿过减少了光的损失,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出光效率。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其实质是通过减少界面损失来提高背光模组的光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主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主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以及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灯具以及车辆的后面板
- 下一篇:光源模块





